《倚天屠龍記》中,有一人雖然沒有直接出場,但是,卻憑借絕世武功稱霸江湖數十年,并留下了眾多關于他的傳說,這個人就是明教前教主陽頂天。
陽頂天的武功極高,但實際上,他留下的武學,只有兩種,一是乾坤大挪移,另一個則是大九天手。
對于乾坤大挪移,從張無忌身上,讀者們已經有了詳細的了解。而這大九天手聽起來很厲害的樣子,這到底是什么武學呢?
對于大九天手的來歷,以及具體招數,書中到是沒有詳細的描述。但是,陽頂天確實是使用過這門武功,而且那一次決斗,還頗具傳奇色彩。
原文道:
“眾人見這姓韓的青年貌不驚人,……但陽教主卻神色鄭重,接以大賓之禮,大排筵席的款待。……原來陽教主當年和他父親一言不合動手,以一掌'大九天手'擊得他父親重傷,跪在地下,站不起身。當時他父親言道,日后必報此仇,……招是不須讓的,但如何比武,卻要他子女選定。陽教主當時便答允了。……哪知這姓韓的竟然遣他兒子到來。”
陽頂天能做到明教教主的位置,不僅靠的是俠義、武功高,必然還有聰明機智,謀略過人,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他很類似《笑傲江湖》中日月神教教主任我行。
也只有這樣的人物,才能把一盤散沙的明教高層,都團結在自己的周圍。
也就是說,在沒有主角光環照耀的前提下,陽頂天不可能像張無忌一樣,只憑借宅心仁厚和武功絕頂,就可以把明教發展壯大。
而一個梟雄,做事情通常會相機而動,而不是墨守成規做什么守信之人。
比如,陽頂天也曾經和少林三渡交手,可以判定,當時的少林三渡,就已經是少林派的頂級高手了。
陽頂天擊敗了三渡,并且還傷了其中武功最高的渡厄一只眼睛,他可沒有留下話,讓對方隨時來找自己報仇。
從少林三渡后來對于陽頂天的怨恨,也能看出,他們和陽頂天結的是死仇,那次決戰,必然是生死對決。只不過,少林三渡明知不敵就逃走了。
與和少林三渡對戰不同的是,陽頂天和韓千葉的父親之前必然是有交情,不然的話,他不可能讓對方的后人來找自己報仇。
而韓千葉的父親,內心必然也非常怨恨陽頂天,所以,才講了那一句,讓他自己的后人來復仇,復仇的方式由他后人來選。
陽頂天的師承沒有記錄,但是,有很大可能和韓千葉的父親師出同門,所以,這一戰很可能是比武。而陽頂天之所以用出大九天手,完全可能是師門傳下的武學,而很顯然的一點是,韓千葉的父親沒有學會。
這感覺就像周芷若和丁敏君比武,使出了峨眉九陽功,丁敏君被打得跪下去了,勢必極為怨恨。
而二人的比武,大概率是在有旁人見證的情況下完成的,所以,陽頂天或由于愧疚,或礙于面子,勢必要表現出大度。
因為韓千葉就武功來說,其實不值一提,只是他看中了陽頂天不會水,所以才會那么要求。而這種比武,實際上是不公平的。
當初在王盤山島,張翠山和謝遜比試,比試的方式是寫了一段書法,謝遜不敵。但是,那次就算是謝遜認輸了,也不過是放了張翠山一條生路,如果張翠山說謝遜認輸就要自裁,那么謝遜當然不會同意了。所以,韓千葉提的這個是無理要求。也說明,他沒有學會大九天手。
大九天手這門武學,從名字上看就是霸道強烈,至少比七傷拳這類武學強得多,威力很有可能還要在少林龍爪手之上。也就是說,陽頂天之所以能夠縱橫江湖,就是靠著大九天手和乾坤大挪移。
總有人認為,陽頂天的武功不如張三豐,但是,至少在三聯版和新修版當中,二人并無直接交手的記錄。
張三豐的武功特點是越到后來越高,在陽頂天活躍的時代,張三豐也就是七十歲左右,換句話說,這個時候的張三豐,武功還沒有到巔峰。
而認定陽頂天武功不如張三豐的人,主要是因為謝遜對張無忌說的那段話,而那段話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顧及張無忌的情緒而講的。而事實上,并沒有足夠的跡象表明,陽頂天的武功不如同期的張三豐,而就算是略遜一籌,也是極為有限的。
因為,陽頂天在同時代的戰績就是無敵的,這一點,甚至要超過之后的張無忌。可以說,大九天手,就是陽頂天手中的獨孤九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