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在全球矚目下,特朗普與普京進行了2個半小時的長時間會談,從會談的成果看,特朗普得到了普京同意停火的回應,滿足了他在全世界炫耀的資本。但在一些實質性問題上,特朗普明顯做出了讓步,最主要的是將30天全面停火,變成了部分停火,除了在黑海海域停火和停止對能源及基礎設施攻擊外,其他地方不在停火范圍之內。
在普京和特朗普通話之前,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發文表示,烏方已準備好采取必要停火措施,現在俄方必須展示其停火意愿,可以看出澤連斯基非常著急,希望特朗普能對普京施加壓力促使馬上停火,但從會談結果看,普京并不急于停火,并說服了特朗普就相關細節慢慢談。那么普京為什么不急于停火呢?
在俄羅斯開展特別軍事行動之初,就有著明確的戰略目標,那就是要求烏克蘭“去軍事化”和“去納粹化”、烏克蘭不能加入北約、保障頓巴斯地區人民的權益等。但現在普京認為這些核心目標還沒有完全實現,烏克蘭軍隊仍然具有一定的作戰能力,對俄羅斯依然構成嚴重威脅。
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為了自身安全,將戰略目標進行了調整,這就是不僅要完全控制烏東四州和克里米亞,同時還要建立一個緩沖區,這個緩沖區不是在原來的俄烏邊境,也不是把烏東四州作為緩沖區,而是要在烏東四州與烏克蘭相鄰其他州的烏克蘭境內建立緩沖區。
目前,俄軍已經奪回了庫爾斯克地區,但戰斗仍然沒有停止,俄軍已攻入烏克蘭的蘇梅州,目的就是要在蘇梅州建立一個緩沖區。這個緩沖區有多大,無人知曉,可以說,在緩沖區沒有建立之前,俄羅斯停戰的可能性不大。在這種情況下,澤連斯基當然著急上火,只要戰爭多持續一天,烏克蘭丟掉的領土就會多一塊。同時,普京也要將戰場優勢逐步轉化為政治優勢,逼西方同意俄羅斯的政治要求,這包括不允許烏克蘭加入北約、解除對俄羅斯制裁、西方軍隊不能進入烏克蘭等等。
當然,普京的拖延戰術也不會太久,國際政治關系也影響著普京的決策,特別是特朗普親自斡旋俄烏停火,普京如果故意拖延將會影響美俄關系,關鍵是看普京如何把握火候、拿捏分寸,既能拖到出現對自己有利的地緣政治安全環境、完成緩沖區的建立,又不至于使停火談判破裂,導致戰爭無休止打下去。
此外,國內民意也是普京不得不考慮的重要方面。俄羅斯民眾渴望和平,但同時,民眾也期望國家的主權和利益得到充分保障,所以,普京需要在滿足民眾對和平的向往與維護國家利益之間找到平衡。如果停火協議能在保障俄羅斯核心利益的前提下達成,這將符合國內民眾的整體意愿,也為普京推動停火提供了強大的民意支持。
同樣,國際社會普遍呼吁俄烏沖突早日結束,以減少人道主義災難,也是普京考慮停火的因素之一,他需要權衡國際社會的呼吁,以及俄羅斯在國際舞臺上的形象與地位。在外交層面,俄羅斯也需要與其他國家,尤其是一些中立國家保持良好關系。
如果停火能夠改善俄羅斯的國際形象,緩解國際外交壓力,那么,普京可能會傾向于積極推動停火。然而,如果西方國家持續對俄羅斯進行制裁和施壓,甚至利用停火間隙重新武裝烏克蘭,使烏克蘭有了喘息機會,導致俄羅斯前期努力付諸東流,那么,普京可能會對停火持謹慎態度,甚至拒絕在當前條件下停火,直到地緣政治態勢朝著有利于俄羅斯的方向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