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華人商人的精明,怕是少有人比得過李嘉誠!
當港口不賺錢了,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和記實業直接把旗下43個港口資產打包賣給美國貝萊德財團!
228億美元的交易總額,約合人民幣1657億元!
有人覺得李嘉誠這一手玩得漂亮,套現超千億港元,商業嗅覺還是那么敏銳!
可也有人氣得跳腳,罵他“賣國”“跪美”,覺得這是在損害國家利益!
有人扒出李嘉誠曾經接受采訪時的視頻,李嘉誠雖然不是在回應最近出售巴拿馬港口的事,但他所談論的問題,也一言以蔽之。
李嘉誠說他做生意全靠“守規矩”,這話對也不對。
舉個例子,90年代他在北京建東方廣場,原本故宮邊上不讓蓋高樓,但他打著“迎接香港回歸”的旗號,硬是讓項目過了審批。
這就像考試時別人只能答A卷,他找了個理由換成更簡單的B卷——雖然沒作弊,但確實占了便宜。
再比如他在香港搞水電、港口這些民生生意,政府幾十年沒怎么管,讓他賺得盆滿缽滿。這就好比小區里只有一家超市,定價再高大家也只能認,這時候超市老板說“我可沒特權”,街坊們聽了肯定撇嘴。
最近他把巴拿馬運河的港口經營權賣給美國公司,這事鬧得挺大。同時也非常敏感。
因為特朗普曾經揚言要拿回巴拿馬運河。也因為美國對中國正在進行關稅制裁。這關系到外貿,也關系到中國無數人的生計!
中國出售到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的一些重要大宗商品都要經過巴拿馬運河。同樣,巴西出口到中國的鐵礦石、阿根廷出口到中國的大豆等,也主要依靠巴拿馬運河。
如果美國控制了巴拿馬運河,并且不讓中國的運輸船只經過巴拿馬運河會怎么樣?
那時,中國的運輸船只就只能繞道南非的好望角了。這大大增加了成本。
站在生意人角度,誰出價高就賣給誰很正常;但站在國家角度看,巴拿馬運河是中國外貿的重要通道,賣給美國人等于把命脈交到別人手里。
這就好比你家門口的公交站被賣給外人,人家想漲價就漲價,你上班天天得多花錢。
國家現在批評他,其實是提醒大老板們:生意做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只顧自己賺錢,得想想會不會影響國家安全。
就像華為被美國打壓時,任正非寧可少賺錢也要保住技術,這才是國家需要的企業家。
任正非
老一輩企業家像霍英東,當年冒著風險給新中國運物資,那是把身家性命都押在國家上。現在李嘉誠這代商人更看重全球投資,哪里賺錢就去哪。
以前國家需要經濟發展,這種“哪里有錢賺就去哪”的做法沒問題;但現在中國強大了,更需要企業家既能賺錢又能幫國家守住戰略資源。
過去四十年,中國需要敢闖敢拼的商人;現在中國強大了,更需要有家國情懷的企業家。就像你家窮的時候,兄弟姐妹各自出去打工掙錢沒問題;但家里富裕了,總得有人留下來守住祖業吧?
李嘉誠說沒拿特權,就像學霸說“我沒補課”一樣——他確實沒違規,但普通人很難復制他的成功路徑。
96歲的李嘉誠或許不會知道,深圳鹽田港的工人們正在加班加點建設自動化碼頭。他們用華為的5G系統調度無人卡車,用大疆無人機巡檢貨柜,用北斗導航引導巨輪進港。
這些年輕人沒學過"低買高賣"的商戰秘籍,卻懂得一個最樸素的道理:有些生意能賺錢,有些責任不能賣。
當最后一艘掛著長和旗幟的貨輪駛離香港,歷史給這個時代留下尖銳的叩問:在國家和民族的大義面前,商人的天平到底該傾向哪一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