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當抗日戰爭結束后,國民黨總兵力達到430萬人,要是再加上各軍事機關的85萬人、軍事學校的16萬人,總兵力在530萬人左右。
當時國民黨軍隊尤其是嫡系部隊,幾乎全部實現了美式裝備,裝備堪稱豪華,無論是兵力還是裝備,都遠超解放軍,似乎勝利的天平已經毫無懸念地傾向了他們。
然而,到了1949年,國民黨軍隊僅剩下60萬人左右,縮水整整85%,尤其是經歷過解放戰爭三大戰役后,國民黨軍隊一路潰敗,直至逃往臺灣。
蔣介石逃到臺灣后,還剩下多少軍隊?
國民黨軍隊的衰敗之路
1946年6月,國民黨軍隊以圍攻中原解放區為起點,向解放區發動大規模進攻,全面內戰爆發。
國民黨憑借其在軍隊數量、裝備等方面的優勢,在全國各個戰場上展開全面進攻,企圖迅速消滅解放軍。
同時,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戰略防御階段,面對國民黨軍隊的進攻,解放軍采取了積極防御的戰略方針,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
在此階段,解放軍取得了蘇中戰役、定陶戰役等一系列勝利,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的計劃。
1947年6月,一年后的解放軍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隨后,陳謝大軍挺進豫西,陳粟大軍挺進豫皖蘇邊區,三路大軍形成“品”字形陣勢,互為犄角,相互配合,向國民黨統治區展開大規模的反攻,將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域。
1948年秋季,國共雙方進入白熱化階段,東北地區成為雙方爭奪的關鍵戰場,遼沈戰役就此拉開帷幕。
在林彪、羅榮桓等將領的指揮下的東北野戰軍以錦州為目標,戰士們冒著槍林彈雨,沖鋒陷陣,經過艱苦卓絕的鏖戰,一步步突破國民黨軍的防線。
錦州攻破后,衛立煌陣腳大亂,一步步陷入解放軍的埋伏包圍圈中,經過數日的鏖戰,大軍直逼沈陽城下,國民黨士兵低落,無心戀戰,紛紛繳械投降。
11月2日,遼沈戰役結束,此戰歷經52 天,共殲滅國民黨軍47.2萬余人,東北全境解放。
同月6日,在遼沈戰役結束還未滿一周,淮海戰役打響,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及地方武裝攜手并肩,與國民黨軍劉峙、杜聿明集團展開了一場艱苦卓絕的對決。
解放軍戰士們一次次進攻阻擊敵人,在長時間的僵持與激戰之后,解放軍抓住戰機,對黃維兵團發起總攻,經過慘烈的廝殺,終于將黃維兵團徹底殲滅,打破了戰場僵局。
最后的決戰時刻,華東野戰軍主力向杜聿明集團發起了排山倒海般的總攻,杜聿明集團隨之土崩瓦解,這場解放軍犧牲最重、殲敵數量最多、政治影響最大的戰役落下帷幕,此役共殲滅國民黨軍55.5萬余人。
1948年11月29日,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協同作戰,平津戰役打響,在此期間,解放軍用29個小時拿下天津,徹底切斷了傅作義集團從海上南撤的通道,讓其陷入絕境。
在中國共產黨的積極爭取下,通過多次的溝通與談判,傅作義最終認清形勢,接受了和平改編,使北平城和平解放。
平津戰役歷時歷時64天,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52萬余人,華北全境基本解放。
解放戰爭三大戰役的勝利,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軍的主力,此時的國民黨軍隊士氣低落、建制殘缺,已無力組織起大規模有效的抵抗。
隨著國民黨在大陸的敗局已定,蔣介石開始秘密安排將大量的黃金、白銀、文物等貴重物資運往臺灣。
同時,他還著手布置臺灣的防御體系,任命親信陳誠為臺灣省主席,為其最后的退路做準備。
蔣介石逃往臺灣后還有多少軍隊?
1949年1月21日,蔣介石宣布下野,4月23日,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國民黨政權垮臺,此后,蔣介石從溪口前往上海,試圖組織軍隊以作最后的掙扎,但未能成功。
之后蔣介石又先后輾轉廣州、重慶、成都等地,指揮國民黨殘余力量進行抵抗,但均以失敗告終,12月10日,蔣介石逃往臺灣。
蔣介石逃往臺灣后,國民黨軍隊大約有60萬人,其中主力部隊是由陳誠、湯恩伯帶領50萬正規軍,此外還有國民黨在海南島部署的10萬人。
蔣介石在撤退到臺灣的途中,還在浙江福建等地通過“抓壯丁”強制征召了20萬新兵。
算下來蔣介石的國民黨軍隊總數也就在80萬人左右,但是這些軍隊看似規模龐大,部隊成分卻很復雜,有從大陸撤退的殘兵敗將,有強征來的臨時壯丁,還有地方軍閥的“墻頭草”,彼此之間矛盾重重,難以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在裝備方面,蔣介石擁有軍艦50余艘,飛機和運輸機等共計400余架,這些海空軍力量,在當時的條件下,雖不能與巔峰時期相提并論,但也讓蔣介石繼續做著“反攻大陸”的美夢。
然而,隨著國民黨不少將領紛紛投誠,軍心渙散到了極點,在臺灣的各個派系為求自保,相互推諉,這種混亂的局面下,蔣介石縱有回天之心,也無力回天。
本期文章就到這里了,歡迎各位朋友在留言區留下您的寶貴意見,喜歡本期文章的朋友也可以點點關注,感謝您的閱讀,咱們下期再見。
參考資料:
羅富強觀察室:2023-12-20:當年蔣介石逃到臺灣島,為何還試圖從東山島反攻大陸?
云史長安戰未央:2023-10-20:蔣介石敗退臺灣時,到底帶走了多少兵力錢財?說出來讓人難以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