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矚目的“雙普通話”以一種并不完美的方式結束了。可以說,這是一場能力懸殊進程微妙的較量。雖然在此前的美俄沙特和談中,兩國已經就烏克蘭危機的核心問題、和談條件達成了初步共識,但普京和特朗普都不是政壇菜鳥,他們都有各自的小算盤,都要為各自的國家利益做通盤考量,這也讓此次對話變得錯綜復雜。
結果,掌握足夠多籌碼的普京以遲到一小時的方式給了特朗普下馬威,特朗普團隊將“停火”包裝為重大突破,但美俄商談的最終停戰(zhàn)細節(jié)卻有了很大的變化,烏克蘭最需要的陸地戰(zhàn)場停火只字未提。不得不說,沒有烏克蘭參與的和談,依然是一場鬧劇,而占盡優(yōu)勢的俄軍也不愿意就此刀槍入庫。普京這回又把和談皮球踢給了特朗普,澤連斯基真的有苦說不出。
首先來說一說態(tài)度強硬的普京,他選擇先去參加工商界會議,而在美俄通話中遲到,本身就是為了渲染“不畏美國施壓”的硬漢形象,尤其是在俄烏戰(zhàn)爭的背景下,這也暗示俄羅斯經濟在美國制裁下依然穩(wěn)健。正如俄羅斯媒體評論的那樣,俄羅斯總統(tǒng)用行動證明,外交日程由莫斯科決定,而不是美國。
在給特朗普下馬威的同時,普京也不忘給岌岌可危的美歐關系澆上一盆冷水,進一步施展分化美歐的“離間計”。在通話中,他明確提出要將“西方停止援烏”作為全面停火條件,這一要求,可以說直接拿捏了西方的七寸。在此前,英法剛剛牽頭召開西方領導人峰會,旗幟鮮明地表示要扛起援烏大旗,甚至還籌劃成立歐洲聯(lián)軍出兵烏克蘭。就在歐洲蓄勢待發(fā)的時候,普京向特朗普施加壓力,再加上此時的特朗普急于展示外交成果,這自然讓歐洲各國擔心相關安全利益成為美俄交易的籌碼。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推進俄烏和談以及“改善美俄關系”已經不僅僅是美國外交領域的重頭戲,更像是特朗普的“面子工程”。眼看著俄羅斯提出越來越苛刻的條件,為了避免夜長夢多,普京進一步獅子大開口,特朗普后續(xù)可能進一步施壓烏克蘭接受“凍結沖突”。此前,特朗普就通過中斷軍事援助和情報分享,讓烏軍在戰(zhàn)場上吃了大苦頭,而根據(jù)俄軍事分析家預測,一旦美國削減援助,烏軍防線或在2025年夏季崩潰。當然了,普京也釋放出了一定的誠意,他表示同意特朗普提議的俄烏雙方30天內不攻擊能源基礎設施,并且已經下令停止襲擊。
為了促成這個結果,普京也在持續(xù)對特朗普施加壓力,就在特朗普與普京進行談判期間,烏克蘭再次響起了空襲警報,很顯然,俄羅斯還沒有做好任何結束戰(zhàn)爭的準備。在核心訴求沒有滿足的前提下,俄軍的特別軍事行動并不會停止。尤其是進入2025年,此時的俄軍兵力充足,經濟已經轉為戰(zhàn)時經濟,后勤保障充沛,完全有能力繼續(xù)打下去。按照普京設定的戰(zhàn)略目標,俄軍不僅要徹底占領烏克蘭東部和克里米亞,而且要讓烏克蘭永不加入北約,成為俄羅斯的附庸。但很明顯,這些條件是烏克蘭不可能答應的,也是歐洲不愿意面對的,矛盾無法調和,就只能通過戰(zhàn)爭實現(xiàn)。
如今的局面已經非常明朗,雖然美俄之間就俄烏停火問題還有很多分歧,但烏克蘭已經在菜單上,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除了要將大量礦產資源賠付給美國之外,未來和談的重點內容,就是烏克蘭要在割讓土地上作出怎樣的犧牲。如果想達成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和平協(xié)議,只有讓俄羅斯感到繼續(xù)打下去沒有任何好處了。基于此,歐洲也顯然不愿意成為旁觀者,會繼續(xù)力挺烏克蘭打下去。俄烏戰(zhàn)爭這場因為地緣政治矛盾爆發(fā)的戰(zhàn)爭,也遠遠沒有到停火的時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