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聯社報道,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威脅稱,如果俄羅斯總統普京拒絕烏克蘭已經同意的為期30天的停火協議,他將搞垮俄羅斯經濟。特朗普表示,如果俄羅斯拒絕停火,后果將“非常嚴重”,但他堅稱,他不相信事情會發展到那種地步。此前有報道稱,普京不太可能接受任何可能減緩其軍隊在戰場上勢頭的協議。在被記者問及是否向普京施壓以達成協議時,特朗普表示:“是的。我們可以。但我希望這不是必要的。”
澤連斯基和特朗普
然而普京根本無懼特朗普威脅,不僅在美烏會談結束后轟炸烏克蘭全境,以示對澤連斯基在會談前幾個小時無人機突襲莫斯科的報復。現在美國雖然派特使訪問,但普京顯然沒興趣搭理他,而是罕見的穿著軍裝抵達庫爾斯克前線戰場視察軍事部署,并要求俄軍盡快擊潰庫爾斯克參軍的烏軍,徹底解放這里。這一舉動和美烏呈現鮮明對比,任誰都看得明白,澤連斯基和特朗普各有算盤,都沒打算真正的推動停火,否則為什么不是美俄烏三方共同談判?
怎樣才能帶來俄烏長久和平并消除沖突根源呢?對于普京來說,停火的最低要求是,徹底清除庫爾斯克地區的烏軍,普京無論如何不可能在烏軍盤踞在俄羅斯領土的情況下同意停火。長期要求則是,烏克蘭不得加入北約;不得在烏克蘭領土部署外國軍隊;烏克蘭走向中立和實現去納粹化;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及烏東四州擁有主權。如果上面的這些要求,美國都無法向普京做出承諾,那么普京絕不可能答應停火。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俄羅斯正在認真研究美國和烏克蘭在吉達會談后發表的聲明,俄方不會在30天臨時停火問題上“操之過急”,俄方首先需要從美國方面獲得信息。佩斯科夫還表示,不排除美俄兩國總統電話會談的可能性,如有必要,俄美雙方將很快舉行會談。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俄軍北方部隊集團指揮機構向總統普京報告,在庫爾斯克州軍事行動的最后階段已經開始。
普京視察前線(資料圖)
普京如果是害怕威脅的人,那就不會有俄烏沖突了。關鍵是,俄羅斯要求的烏克蘭保持中立沒有任何提及,臨時停火只會給烏克蘭反攻創造條件。如果普京無條件同意支持臨時停火30天的建議,并提出諸多細節問題,那就說明,普京的確不想破壞之前與美國達成的恢復和提升美俄關系的共識,給特朗普面子,但必須要解決他提出的誰來監督停火、烏克蘭不能利用停火補充武器裝備和進行沖突動員等問題。
俄方底氣何來?軍事專家分析,俄軍在前線取得實質性進展是關鍵因素。根據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數據,自2024年初以來,俄軍共奪取約2,800平方公里烏克蘭領土,包括戰略要地阿夫杰耶夫卡,并在庫皮揚斯克、扎波羅熱等多個方向保持進攻勢頭。前線態勢對俄軍越來越有利,這讓普京政府放棄和談的機會成本大幅降低。英國《經濟學人》撰文指出:"普京認為時間站在俄羅斯一邊,只要俄軍繼續保持戰場優勢,西方的支持意愿最終將被消耗殆盡。
普京和特朗普(資料圖)
2024年,受烏克蘭危機、西方制裁、結構性轉型乏力影響,俄羅斯經濟經受高利率和高通脹挑戰,在調整發展方向后呈現穩定增長態勢。同時,中俄務實合作持續深化,貿易結構持續優化,展現出穩定、堅韌的特質。烏克蘭危機已延宕近三年,西方對俄羅斯實施嚴厲制裁。在此背景下,俄羅斯積極調整經濟發展方向,經濟呈穩定態勢,繼2023年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3.6%之后,2024年有望增長3.9%。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李勇慧表示,俄羅斯以前的那些軍工體全部都聯合起來,24小時開足馬力,它也提出來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勝利這樣的口號,所以在不停地生產,也就刺激了經濟增長。當然,經濟運行產生的影響有很強的滯后效應,外部制裁導致的結果短時間沒有顯現,并不代表經濟會長期穩定向好。俄羅斯的內傷要全部恢復過來,恐怕沒有10年8年的時間是不行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