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道路濕滑,能見度降低,給駕駛帶來諸多挑戰。正確的駕駛方法能有效降低事故風險,保障行車安全。
出車前的準備
在雨天出車前,要仔細檢查車輛狀況。首先是雨刮器,確保其能正常工作,刮凈擋風玻璃上的雨水,保持良好的視線。若雨刮器出現老化或刮不干凈的情況,應及時更換。同時,檢查輪胎的花紋深度和氣壓。花紋深度不足會影響輪胎的排水性能,導致車輛在濕滑路面上容易打滑,一般輪胎花紋深度低于 1.6 毫米就需要更換。合適的輪胎氣壓能保證輪胎與地面的良好接觸,應按照車輛使用手冊的標準進行調整。另外,燈光的檢查也不容忽視,確保霧燈、近光燈等能正常開啟,以便在雨霧天氣中提高車輛的可見性。
駕駛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行駛時,要降低車速。因為車速越快,車輛在濕滑路面上受到的水浮力越大,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減小,容易發生 “水滑” 現象,使車輛失控。一般情況下,在小雨中車速應控制在 40 公里 / 小時以下,大雨時車速應不超過 20 公里 / 小時。保持安全車距也極為重要,至少應為平時車距的兩倍以上,以便有足夠的時間和距離應對突發情況。
謹慎使用剎車和油門。急剎車會使車輪抱死,車輛更容易失控,應采用點剎的方式,輕踩剎車踏板,緩慢降低車速。加油門時也要平穩,避免突然加速導致車輛打滑。
合理使用燈光。應開啟霧燈和近光燈,切勿使用遠光燈。遠光燈在雨霧中會形成反光,使視線更加模糊。霧燈的光線穿透力強,能有效提高前方道路的可見度。
注意觀察路面情況。積水較深的地方,路面顏色會變深,且可能有漩渦或漣漪,要盡量避開。如果車輛不慎進入積水區且熄火,切勿再次啟動發動機,應立即下車并尋求救援,以免發動機進水造成嚴重損壞。
應對特殊情況
如果遇到暴雨導致視線嚴重受阻,應立即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將車輛駛離行車道,停放在安全的地方,如應急車道或停車場,并在車輛后方適當距離處放置警示標志,防止追尾事故的發生。待雨勢減弱、視線恢復后再繼續行駛。
總之,下雨天駕駛需格外小心,做好出車前準備,嚴格遵守駕駛規則,謹慎應對各種情況,才能確保行車安全,順利抵達目的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