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時髦小姨”追求職場發展、生活自由,中年之后,這群單身人士開始將養老規劃提上日程。
財富儲備、住所選擇、健康保障、人際關系等,是他們關注的焦點。除了儲蓄、保險、房產、投資等傳統理財方式,包括反向抵押房產養老、買房出租在內的被動收入,以及個人養老金、養老年金險、增額壽險等產品,也是他們討論的話題。
創新的互助養老理念也為單身人士提供了更多選擇,與三五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規劃養老生活,共享資源、互相支持,再花錢配置個機器人,降低養老成本,滿足獨居者情感陪伴的需求。
當80后、90后開始規劃單身養老
85年出生的大歡(網名)是一名北漂未婚未育中年女性,在北京交了十幾年社保、距離退休還有10年的她,開始將養老提上日程,“作為北漂打工人,工作十余年,流動過4-5個企業,打工壽命已經進入倒計時。”
她從去年開始記賬存錢、發展副業,坦言“工薪階層的工資如果不足以支持儲蓄,就必須搞副業,從興趣愛好里培養可持續的生存技能。女生一定要喜歡錢,多賺錢,多存錢,這也是我未來十年的方向。”最近大歡在學習咖啡,計劃退休后回老家或找個鳥語花香的地方,開一間咖啡館養老。
常年在北京租房的她,希望擁有獨處的空間,“接下來準備買個房子,退休了可以為自己遮風擋雨,面積大小無所謂。年紀越大越需要獨處,大城市買不起,可以在小城市買。”
生活在東京的華人女生Jojo(網名),29歲的她,單身5年,獨自撫養一個2歲的孩子。目前Jojo在一家外資IT咨詢公司做分析師,雖然收入不錯,但由于每月生活支出也較高,所以算是月光族,一年開銷在600萬日元(30萬人民幣)。
最近她算了筆賬,如果60歲退休,活到80歲,需要有300萬人民幣的存款。這意味著,從現在開始平均每年要存10萬人民幣,稅前收入要達到人民幣55萬元以上。而她所在的公司,要做到經理上級別,才可以拿到這樣的收入。而經理工作強度非常大,常年加班,每年帶薪休假的假期也從來沒有用過。
Jojo發展了個副業,幫日本偶像練習生做社交媒體運營,她享受了追星的過程,也收獲了可觀的收入。她和同樣準備單身養老的朋友們聊,大家得出的結論就是:開源和節流。
開源包括發展主業、副業,“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做自己喜歡的工作,賺錢的過程會輕松很多。節流包括節約時間和錢,我本身不是亂花錢的人,所以節約時間很重要,我砍掉了沒有必要的社交。只見一些讓我開心、提供情緒價值或幫我賺錢的朋友,這樣我每天有時間看股票投資相關的信息,每周堅持上普拉提課,按時服用補劑,把時間放在有價值的事情上。”
拼團人生又何妨?
生活在上海的Della剛滿40歲,去年從互聯網大廠離職后,便開始謀劃獨身養老,去年她在東京讀了幾個月語言學校,也算初步體驗了出國養老的生活。
Della的規劃是,退休之后先過一段自由的生活,到處旅居。在看到一條《北京二環內社區推出護工幫助老人洗澡的服務》的新聞之后,她決定,等七八十歲之后,定居到養老服務發達的一、二線城市,畢竟大城市單身人群更龐大。
前兩天,閨蜜給她發了一個鏈接,是一家康養中心的產品介紹,產品很全面,醫療、看護、三餐自助都成了標配,還可以隨意選擇居住地,冬天在三亞曬太陽,夏天住在云南麗江避暑,養老院都可以安排。她拉到網頁末端看報價,價位都不低,每人每月要花3萬多。
閨蜜已經下單,邀請Della晚年一起作伴,“只要資金充足,養老院隨時可以住成五星級酒店,兒孫自有兒孫福,沒有兒孫我享福。”
Jojo坦言,雖然自己才29歲,但已經在找養老搭子了,“有個不成熟的想法,尋找10位單身女性,一起出資投資一個養老院,對養老院的工作人員都知根知底,以后有保障。”
事實上,抱團養老實驗并不鮮見。
在NHK的紀錄片《七個一起生活的單身女人》里,幾位老年女性住在同一幢公寓樓的不同樓層,“送一碗熱湯到了也不會涼”的距離,讓她們相對獨立,又能彼此照應。她們都曾經是事業成功的女性,保持這種生活方式已經10年了。隨著年齡增長,幾位疾病纏身、無法繼續獨自生活的老人搬去了養老院,剩下的人都清醒地意識到自己隨時可能離開,對此也毫不避諱, 開始構思葬禮,找律師咨詢、寫好遺囑。
大歡開始有意識地和侄子、外甥相處好,“我要做一個慷慨的老太太,在需要親屬簽字的時候,小輩可以幫我簽字。”
“互助養老降低了養老成本并滿足了情感陪伴需求,是一種值得探索的養老模式。成員間信任建立、權責劃分、長期穩定性等挑戰也存在。對于三四十歲的中年人,現在可以從建立社交網絡、培養共同興趣、制定互助規則等方面做準備,為未來的互助養老生活奠定基礎。”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袁帥向鈦媒體App表示。
打造被動收入:對抗通脹,體面養老
擁有多少錢才能安心養老?
“過去20年經濟快速發展,我們都經歷了通貨膨脹,我讀小學的時候,萬元戶是很了不起的,2007年畢業工作,那時候男生年薪10萬可以橫走相親市場。”大歡感慨,所以很難算清楚養老這筆賬,即便有些存款,也繼續兢兢業業,沒人敢停下來不工作。
在她看來,一個重要策略是打造被動收入來源,通過投資股票、基金、債券或房地產,在退休后獲得穩定的收入,除了經濟保障之外,被動收入也能帶來生活自由度和心理安全感。
大歡決定買房,也是考慮到老年之后,除了自住,能將空著的1、2個房間出租給年輕人,互相照應——當然,這是比較理想的狀態。收房租與國債分紅、股息收利息類似,持續的現金流好過于一筆大額存款,能給她帶來更多的安全感。
她也關注過反向抵押房產養老,這是一種將房產轉化為現金流的方式,房主把房子抵押給銀行,銀行每年給房產所有人一筆錢,房主在保留居住權的同時,可以獲得一筆穩定的收入用于養老。這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如房產價值波動、利息支出等。當事人死后,房子歸銀行所有。自2014年試點以來,反向抵押房產養老業務發展較為緩慢。
除了已有的基本養老金、職業年金以外,大歡配置了重疾險、百萬醫療險、意外險等等,“作為工薪階層,很難掙到或存到一筆大額資金,所以采取時間換空間的思路,為未來可能發生的大額支出做好鋪墊。我從35歲開始準備,周期在20年左右,用時間復利完成積累。”
她身邊有朋友于2020年購入泰康養老保險,計劃退休后入住泰康養老院,不過投入周期較長,需要40年,利率保本在3%左右,保單收益覆蓋部分養老院費用。
Della給自己做了資產配置,兜底的存款占比40%,包括銀行長期定存(5年期)、股份制銀行高利率的理財產品,一些安全系數較高、近似存款的信托債券類產品。同時建了萬能險賬戶,預估收益在3.8%,協議保底收益3%,每年固定存入一部分資金。
股票、基金這部分產品,在她的配置中占比20%,主要策略是定投+股市,最近 Della賣掉港股基金,開始關注美股,“介入時間有點晚,但拉長時間看,我覺得還是有機會。”此外,她從去年開始繳納個人養老金,算是“強制儲蓄”,順便抵扣個人所得稅。
青年群體在個人養老金投資中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征。“女性在養老投資意識上覺醒較早。但隨著收入增長,男性的參與意愿顯著提高,31-35歲的高學歷和高收入群體是投資的主力軍青年,投資者偏好尋求專業投資建議,對基金產品的選擇較為謹慎,且更愿意在緊急情況下提前取款。”易方達投資者教育基地、騰訊集團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部及中央財經大學可持續準則研究中心于2024年聯合發布的《青年群體個人養老金投資行為調查報告》總結道。
報告顯示,青年群體持有基金后不過多在意短期波動,浮虧幅度在5% - 20%時會感到焦慮。他們關注個人養老金產品名錄的擴充,希望在新政策出臺、賬戶發生虧損或“投資前”獲得投教內容,對同齡人的投資經驗、產品選擇等話題最感興趣,也傾向于在B站和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上獲取信息。
“股票與基金可能帶來較高回報,但市場波動大;債券相對穩定,但收益有限且受利率影響;房地產投資則涉及資金量大、流動性差及政策調控風險。增額壽險則兼具保障與儲蓄功能,需匹配個人長期財務規劃。建議單身人士構建多元化投資組合,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投資期限與財務目標合理配置資產,并注重長期投資與定期評估調整。”袁帥認為。
“我在等機器人,以后買兩個,一個勞動,一個情感支持”
隨著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情感識別和生成等技術的快速發展,AI和機器人已經能夠模擬人類的情感交流,并提供更加自然和人性化的互動。機器人和AI在情感陪伴和生活照顧方面為單身人士提供支持,是一個正在興起的趨勢。
《2025-2031年中國AI情感陪伴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預計,2025-2028年,中國AI情感陪伴行業市場規模由38.66億元增長至595.06億元,期間年復合增長率148.74%。
薩摩耶云科技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告訴鈦媒體App:對于有一定經濟基礎,但又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照顧寵物的獨居老人,陪伴機器人成為填補孤獨感的一個選擇,AI和機器人在生活照顧方面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例如機器人提醒老人按時吃藥、安排日程,甚至在遇到緊急情況時發出求救信號。
不過,在他看來,AI和機器人畢竟不是人類,人類的情感需求是復雜且多樣的,有些情感體驗需要通過與同類的互動才能獲得。目前一些高端陪伴機器人的價格相對較高,如日本的Lovot陪伴機器人,價格高達6、7萬元,這使得許多消費者望而卻步。如果未來不能有效降低成本,可能會限制其大規模普及。
AI和機器人在情感陪伴和生活照顧方面的發展還面臨一些技術挑戰,如情感識別的準確性、交互的自然性以及數據隱私和安全等問題。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可能會影響用戶對這類產品的信任和接受度。
“我在等機器人,以后買兩個,一個勞動,一個情感支持。”每次和朋友提及養老規劃,Della總以這句話作結尾。
深夜,她刷到一條熱門帖子:孤獨是每一個人類都要面對的課題,無論結婚與否,都需要學會與孤獨相處,與自己相處,找到獲得平靜的方式。從現在開始,與親戚朋友保持聯系,偶爾認識新朋友;培養興趣愛好,插花、下棋、彈琴;養小貓、小狗;有合適的人就談談戀愛。
她深以為然,點了個贊。(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作者|孫騁,編輯|劉洋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