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9日上午,泰州醫藥高新區人民法院法官在興化安豐國蟹市場進行了一場露天的巡回庭審,市場內的經營戶紛紛駐足旁聽,通過“庭審+普法”模式,為市場經營戶上了一堂鮮活的法治課,送上依法維權的法治“錦囊”。
2021年至2022年,被告范某多次從原告陳某處采購螃蟹,雙方通過微信聯系、溝通并發生交易。法官在審理中發現,當前多數當事人在交易過程中過分依賴微信、短信等電子媒介,缺少正式的書面合同,對違約責任沒有明確的約定,導致交易存在諸多問題。
針對以上問題,庭審結束后,法官結合本案及行業特點,提出四大經營建議:
一是建立品牌信譽,嚴控產品質量,從源頭把控螃蟹的規格、品種、鮮活度,加強對銷售產品的質量檢測,避免因質量問題引發糾紛。
二是規范交易流程,盡可能與客戶簽訂書面合同,明確驗收標準、違約責任等條款,減少口頭約定風險;在微信、短信交易過程中,注意保存微信記錄、供貨清單、物流單據等,特別要注意確認微信使用者的身份信息,防止告訴無門。
三是核查合作方信用,要通過行業協會、信用公示系統篩選誠信商戶,優先選擇本地有固定經營場所的合作伙伴;對不熟悉的客戶要多到對方單位實地考察,了解客戶的基本情況,防止上當受騙。
四是定期對賬催收,建議日、周、月核對賬目,確認交易的規格、總貨款,對不能及時回的款,要發送書面催告函,及時處理欠款,盡可能最大限度減少損失。
“螃蟹產業是安豐鎮的‘金名片’,法治化交易是這張名片最亮麗的底色。”近年來,隨著大健康產業的蓬勃發展,興化安豐國蟹市場成為全國重要的螃蟹交易集散地。
為保護廣大水產品經營商戶的合法權益,泰州醫藥高新區人民法院主動延伸司法服務職能,定期到興化安豐國蟹市場進行巡回開庭,通過“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方式,為蟹市健康發展保駕護航。自2022年集中管轄大健康案件以來,泰州醫藥高新區法院已累計審理涉螃蟹等水產品買賣合同糾紛1000余件,調撤率60%多,為廣大水產品經營商戶挽回大量損失。
供 稿 | 朱亦君
編 輯 | 周文俊
校 對 | 王 萌
審 核 | 吳 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