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月亮
編輯/小魚
看似相當實惠的眾安保險,實際上卻做出了欺騙消費者的事情。
打著一塊錢投保的幌子,卻頻繁的扣消費者錢包里的錢。
并且每一次在扣款的時候,都不會有任何的消息傳出,在不知不覺當中就扣了消費者好幾百元。
等到消費者察覺到不對勁,打電話給該平臺客服的時候,他們也是一副有恃無恐的態度。
反而覺得是消費者想要貪小便宜,所以才會被扣這么多錢。
看到自己花錢還要被冤枉之后,這些消費者也忍無可忍,直接把怒火都發泄到了張國立和黃磊的身上。
如果當時不是這兩個人的代言,大家又怎么可能會被欺騙。
難道他們在代言的過程當中,都沒有了解過這個平臺的真假嗎。
當消費者被他們嚴重欺騙后,他們又到底會不會負責?
辜負用戶信任,戲子終究誤國
在2024年3月份的時候,就有不少消費者在各大社交賬號上,對眾安保險的一系列操作進行瘋狂的吐槽。
可以理解他們想要賺錢,但真的理解不了他們在賺錢的過程當中不斷騷擾一些消費者。
他們為了擴大自己的利潤空間,開始不斷的給這些消費者打電話。
看到對方不接電話之后,又通過各種途徑給他們發騷擾短信。
也正是他們所做的事情,讓很多網友非常的憤怒。
所以大家直接就去到了各大社交賬號上,希望該平臺能夠適可而止。
現在這個社會,很多人一聽到電話就瑟瑟發抖,自然也不希望他們頻繁的打過來了。
受到這種現象的影響,上海市消保委還特意找到了眾安保險,希望他們能適可而止。
看到相關部門找上門之后,他們卻不愿意負責了,說并不是公司所做出來的舉動,而是屬于一種電信欺詐行為。
在這件事情上,很多消費者都不相信,也直接說到:
“為什么其他的平臺從未這樣瘋狂的打過電話和發短信?難道就你們出現了電信詐騙的問題嗎?”
這樣的所作所為,說的稍微嚴重一點,完全就是損害消費者的權益了,畢竟他們一直在發一些商業性的信息。
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后,有很多的消費者就對眾安保險的所作所為不是特別的滿意了。
本以為接下來的他們會改變觀眾對他們的刻板印象,可他們后來所做出來的事情,讓人覺得更加的過分了。
為了讓更多的人成為自己的客戶,他們直接就走上了一條欺騙消費者的道路。
他們在宣傳自家保險的時候,也一直在強調,只需要投資一兩塊,就可以直接參保了
如果有某些問題出現,可以獲得最高600萬的保額。
在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大家自然是非常心動的。
據說當時他們通過這一種方式,直接就吸引了四個億的用戶。
就在這些用戶對他們無比信任的時候,他們所做出來的事情,卻讓人感到寒心至極。
原來這并不是他們想要回饋老百姓,而是想要獲得老百姓的信任,然后再把老百姓口袋里的錢騙到自己的錢包里。
他們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完全就辜負了老百姓對眾安保險的信任,同時,還把多位明星牽扯了進來。
作為明星,他們在代言的時候,應該對這些產品進行全方面的了解。
在明知道這個產品存在欺騙現象的時候,他們又為什么還要跑出去代言?
難道真的是粉絲把他們捧在心尖,他們卻拿粉絲來割韭菜嗎?
直到這時候,大家才明白“戲子誤國”這個詞真不是開玩笑的。
把粉絲當韭菜,掉進扣費無底洞
在娛樂圈這么多明星當中,黃磊和張國立的名氣一直是比較高的,所以他們在全網也坐擁了不少的粉絲。
也正是看到他們的名氣相當之高,所以當時眾安保險才會把他們請過來當代言人。
他們在接相關代言的時候,也應該對這個品牌所做的所有事情進行深入的了解。
可當時他們所采取的方式卻恰然相反了。
給人的感覺就好似,壓根不在意這個品牌的形象怎樣,只在意自己能通過這個品牌賺到多少的回扣?
由于之前大家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總覺得這兩個人的國民支持度相當高。
而且也憑借多部作品在觀眾心中的口碑,確實是比較不錯的。
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之下,許多用戶也覺得,有著這樣兩個實力派演員來代言了,那肯定不需要擔心自己會上當受騙。
他們在代言的過程當中,也是不斷的強調,自己所代言的這一個品牌,是絕對不會出任何問題的。
接下來還強調自己給自己的家人也購買了眾安保險的保單。
這也讓不少用戶覺得,他們對這家保險都已經如此相信了。
那也足以證明這家保險絕對不會欺騙消費者,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只要深入了解一下,這兩個人就會發現,他們在代言的時候,從來就不考慮相關的質量,尤其是張國立。
他在2021年代言某個產品的老年奶粉時,也不斷的強調,這一些產品最適合給大病初愈的患者使用了,能夠補充營養。
相關的消費者出于對他的信任,也是立馬跑去購買。
但很快職業打假人王海就發現,這一種老年奶粉,完全就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最后的結果就是,他的這種所作所為,直接就被職業打假人給起訴了,覺得他所代言的這個老年奶粉,完全就是虛假宣傳了。
在這件事情發生后,他在代言產品這方面,仍然沒有經過嚴格審核,不然怎么可能還跑去代言眾安保險?
剛開始之所以會有這么多用戶相信這個保險,關鍵的原因自然和這兩個明星有關,接下來還得提到這個品牌的謊言了。
剛開始眾安百萬醫療險一直在強調,每個月只需要花1.6元,就可以得到多重保險。
這也讓很多人覺得價格確實是非常便宜的。
剛開始這些用戶在投保的時候,確實發現價格也非常的便宜,所以也格外的心滿意足。
就在大家非常相信這個保險的時候,發現第二次投保的價格又稍微貴了一點。
只不過大部分人都沒有放在心上,畢竟只貴了一塊錢。
為了避免接下來自己忘記投保了,所以不少的用戶都打開了自動扣費。
結果沒想到就是這一舉動,讓這家保險公司賺的盆滿缽滿。
他們在賺錢的時候,也損害了不少民眾的利益,扣費直接變成了無底洞。
客服態度敷衍,變更保險產品
按道理來說,不同軟件在扣款的時候,應該會發信息出來才對。
而這個平臺卻在這方面鉆空子,直接沒有任何的信息傳出。
如果不點進去仔細查,壓根就發現不了自己竟然被扣了這么多錢。
這也讓不少消費者比較的憤怒,明明說了每個月只要一兩塊錢,為什么發展到后面,這幾個月竟然升級成了好幾百元?
在扣了這些錢之后,消費者也直接找到了該平臺的人工客服。
在進行溝通的時候,對方的語氣給人的感覺也并不是特別好。
他們直接把所有的錯誤都推卸到了消費者身上,覺得是消費者在這方面并沒有重視,所以才會導致平臺扣款。
看到他們做錯了事情,還拒絕承認之后,消費者也憤怒的說道:
“現在我們的需求還很簡單,那就是把扣款的錢退回來,如果你們還屢教不改,又或者是不愿意承認錯誤,那問題就會升級了,不要忘記你們還偷偷變更了我們的保險產品”。
剛開始大部分用戶在購買的時候,買的都是這家保險公司的惠民保險,結果沒想到扣了錢之后,惠民保險直接變成了無憂保險。
看上去似乎只有兩個字的變化,但實際上所謂的無憂保險。
完全就沒有辦法保障用戶的任何權益。
也正是意識到被欺騙了,所以在今年315期間,他們也決定聯合起來,把這些事情告訴新京報的記者。
當這些事情曝光出來后,黃磊和張國立也徹底被大家給怒罵了,現在還有不少消費者希望他們能夠把錢退還給自己。
說句實在話,這件事也確實和他們有關系,明明知道這都是欺騙消費者的,又為什么讓這種欺騙的現象肆意的繁衍?
你覺得未來這兩個人會對這些用戶被欺騙的現象負責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