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大指數全線下跌,北證與創業板跌的比較多,三市成交額在1.47萬億,比昨天稍微有那么一點點縮量,三市超過3200只個股下跌。從板塊上來看,以前的冷門股在漲,前期的熱股除了汽車板塊以外,其它的都在跌。汽車股處在行業風口,另一個方面,整體估值并不高。目前依然有一些個股仍處在較為低估的狀態。
海工裝備、工業母機、軍工裝備、煤炭、油氣開采今天漲幅比較好,這個是屬于近期的港口運河事件發酵而來,后期的持續性值得懷疑。跌的比較狠的是,白酒、游戲、消費電子、保險等一系列行業,現在的股市,含跌量極高,動不動就會跌一下。所以接下來的行情也不樂觀。
我不認為接下來的相當長的時間里,會有大行情,正常情況下,行情會處在3000到3500之間,反復來回多年的震蕩。我認為這個看法是正確的。行情怎么樣,不重要,但是,只要有正確的判斷,就可以利用行情來賺錢。比如說,2015年的時候,大盤在5100點,如果你能判斷出行情馬上要大跌,那么,可以利用股指期貨做空指數,那同樣的可以賺很多利潤。
所以,判斷正確很重要,就像當下的情況,我認為指數會長期處在一個窄幅的箱體內波動,既然知道是這樣,那么,很多事情是可以做的。可以針對行情,采取各種辦法,來實現盈利。
判斷行情的兩個依據。
- 整體的宏觀經濟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樂觀,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們可以把一個國家看成一只股票,或者我們把這個國家的上市公司的前300強看成一個股票,然后,我們把它命名為A股。
A股是一只股票,它的業績是由300只大藍籌組成的。如果接下來的幾年內,A股的業績(300家大公司的業績總和)不增長,它保持在一個穩定的范圍內。那么,這家公司的股價能增長嗎?
從常理上來看,一只股票,在創業期,它的業績增長很快,可以給到30倍或者60們的市盈率,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后,這只股票它的業績不再增長,而是保持著某一個穩定的數值,這只股票所代表的公司進入穩定期,那么,在這一段時間里,股價會長期形成震蕩整理的形態。如果把國家看成一只股票,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覺得整體不容易把握,可以用滬深300的300只大盤股做為統計對象。來進行分析,無論哪種方式,這個結果都是一樣的。
所以,大盤在接下來的幾年內,上漲的可能性不大,除非經濟出現重大轉機。
2.利率的作用,利率就是經濟學里的萬有引力,無風險利率的高與低,牽動著各行各業的變化。假如利率是三個點,那么,今年的100元與明年的103元是等值的,同樣的道理,假如利率降為一個點,那么,今年投資的100元,如果明年收到103元,就有二元是利潤,這能極大的促進投資的熱情。反過來講,假如利率升到10個點,所以人都寧愿把錢存進銀行,這樣既安全又能增值。但這樣的結果,將導致經濟的崩潰。
所以說,降低利率,會促進資產的升值,進而帶動股市的增長。
總的來說,要想讓大盤持續的上漲,只有改變這兩種情況。要么讓經濟繁榮增長,要么持續的降低利率或者實行負利率,這樣能進一步的促進經濟繁榮,股價上漲。
目前來看,第一種情況,實現的難度還是非常大的,日本在1989年房地產崩盤后,出現了失去的30年,這些對咱們有一定的參考意義。第二種情況,就要看管理層的決策,如果持續的降低利率,讓貨幣貶值,那么,各種資產全部會上漲,股市自然也會上漲,這個要看管理層的做法。目前來看,也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會持續的降低利率。
所以,大盤持續上漲,出現牛市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大盤下跌,下跌的比較深,跌破3000點的話,那么一定會出現政策性的降息現象,這種情況叫做政策底。總體而言,市場圍繞著這個么箱體之間,會持續震蕩好多年。
關于個股的問題
其實大盤漲或者不漲,總會有一部分個股上漲,同時也會有一部分個股下跌。我們看過很多公司,但大部分公司是不賺錢的。比如說,一家公司,花了1.6億買了一臺設備,這臺設備每年生產的產品,能賣1個億,它的毛利率是50%,這臺設備4年后報廢 。那么,就出現以下一系列情況。
這家公司產生了5000萬的現金流,但是,這5000萬并不是利潤,因為四年后,要更換新設備,所以每年得保留4000萬留存在公司里,這樣的話,四年后就可以再買一臺新設備。
所以,到手的現金只有1000萬,從表面上來看,營業收入是一個億,凈利潤是1000萬,利潤率是10%,但是相對于投入的1.6個億,實際利潤率只有6%,如果說,你覺得一年掙一千萬太少了,你想掙二千萬,那么,你就得加大投資力度,比如,去銀行貸款再購買一臺設備或者自掏腰包增加一臺設備。
無論你是貸款或者自有資金增加設備,那么,相對于這么大規模的投資,這個利潤率是太低了,只要行業有風險或者經營有風險,或者管理層與大股東搞點小動作,或者公司治理存在問題,那么,公司幾年后,就會遇到很多大麻煩,公司走在破產或者退市的邊緣,前期的投資基本上打了水漂。同樣的,假如你以一個很高的價格買入了這樣的公司的股價,那么,基本上可以虧損很多錢。
雖然說,這只是一個類比,但是像這樣的公司,在A股遍地都是。所以,如果你不能保持耐心,全心全意的去研究一些公司,那么,在A股買股票,虧錢的概率,高達98%以上。
同樣的,也有一小部分的公司,它們總有一些特別之處,比如說,應收賬款的周期是30天,存貨周轉的周期是45天,那么,公司從采購到生產再到收回現金,這一個流程下來,就是75天,也就是說公司從現金流轉一圈,回到現金的整個流程就是75天,但是,公司的應付賬款的周期是125天,或者預收款式的周期是125天,那么,也就是說,公司的運轉,只需要股東投資一次錢,剩下的再擴大規模,或者收購子公司,不再需要股東再投資。因為它們在上下游產業鏈之中,占據著極大的優勢。
客戶買它的產品,需要預付款,它采購原材料的付款周期卻很長,這樣一系列流程后,公司賬上有大量的自由現金流。公司通過這些現金流擴大規模,或者用來兼并收購。從而越做越大。
這樣的公司,它就有了一定的護城河。一方面它有著很好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另一個方面,它有著很好的產品口碑。這就是我們要找的公司。這樣的股票,在行業中,它有著很強的龍頭地位。
有的公司僅募集一次資金,卻連續數年分紅,有的公司,連續數年進行增發或者發行債券進行融資,卻極小分紅。
同樣的一個產品,有的公司做的風生水起,有的公司的產品被客戶頻繁的罵街吐槽。數據雖然沒有溫度,但是它告訴我們,這家公司它在干什么,干的怎么樣。我們能感受到這家公司的供應鏈管控能力,企業的領導力、執行力。
如果說,你找到了一家這樣的公司,而且當下它的估值并不高。那么,請保持耐心,這就是一塊大金子。任何時候,都要保持耐心,每天都好分析與研究,時間久了,就能找到一些很好的股票,然后對它們進行長期跟蹤,一但估值進入合理的可操作范圍,那么,就是一個賺錢的機會。
有時候我也很困惑,相比于西方或者歐美,咱們的加班時長是最多的,但是為啥就沒有像歐美國家那樣,有那么多的優質公司,而且做那么大的規模,同樣的有那么高的利潤率。為啥咱們國家的很多公司的利潤率那么的低,效益那么的差,供應鏈管理的那么爛。每年都有很多公司上來,但是大部分公司幾年后,都能跌得七七八八,爛公司一排排,一片片,指數永遠的停留在3000多點附近,前些年有空的時候,還去關注一下新股情況,不知啥時間起,就沒有再申購過新股了。越來越多的爛公司讓人無語。
有些行業很有優勢,有些行業是新興行業,占據著有利的條件,但是如果不能提高供應鏈的管理能力,提升公司的運營效率,拓寬行業的附加值,進而提升毛利率。那么,幾年后,再優秀的行業,最終也會有大批的公司倒下去。新行業也好,舊產業也罷,只有大批的公司做好了,業績持續上升了,利潤越來越高,整個國家經濟才能蒸蒸日上。無論哪個行業,我覺得運營能力是最重要的,供應鏈的管理能力也是最重要的。唯有通過優秀的領導力,建立持續加固的護城河,才能持續的為股東創造價值。
關于今天的操作情況,當前仍然持有三只股票,一只紅的,ST華通盈利有30萬,剩下的兩只,一只老鳳祥,虧損3200元,另一只英維克虧損4200元,兩只虧損的票,虧損的幅度都不大,一只虧損兩個多點,另一只虧損一個多點。總體而言,風險可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