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是儀隴最鮮明底色,紅色資源是儀隴最寶貴財富。近年來,儀隴先后成功創建朱德故里5A級景區、天府旅游名縣、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張思德精神”被成功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紅色資源優勢已經成為儀隴高質量發展重要動能。
這片承載著紅色記憶的土地,正在圍繞建設“紅色文旅示范縣”這一目標,深挖文旅資源、壯大文旅產業、激活文旅經濟,擦亮紅色旅游金字招牌,續寫“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新時代答卷。
創新舉措 走上景鎮融合新路徑
三月的春風輕撫琳瑯湖,朱德故里景區的德鄉慢村民宿群在粼粼波光中蘇醒。青瓦白墻的川北院落錯落分布,書吧透窗可見游客執卷靜讀,慢食餐廳飄出“德鄉九大碗”的縷縷炊煙,織就一幅動靜相宜的春日慢生活圖景。
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航拍)
景區所在的馬鞍鎮,是儀隴縣名副其實的旅游名鎮、紅色旅游的核心承載地。近年來,馬鞍鎮依托朱德故里5A景區,大力實施文旅升級賦能行動,加快推進紅色旅游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打造朱德故里全域文旅IP。
“景區與鄉村實現‘景村一體’、景區與農民實現‘股權獲利’、景區與群眾實現‘扶持幫扶’……”儀隴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副局長李兵介紹,朱德故里景區與馬鞍鎮琳瑯村、玉蘭村和諧共生、共建共享,通過一系列創新性舉措,探索實現了“景村”融合發展。比如:琳瑯村通過發展民宿、5D沉浸式體驗館等文旅產業,引導農戶成為旅游從業者,有效地將文化資源、農特產品轉化為特色旅游商品。
2021年,儀隴縣在獲評天府旅游名縣之后,旅游業的輻射作用,以及旅游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得到顯著提升。其中,朱德故里景區的建設與馬鞍鎮的發展更是實現了深度融合,走上了一條“景鎮融合發展”的新道路。
什么是“景鎮融合發展”?景區如何跟周邊的城鎮、鄉村融合發展呢?對此,儀隴縣給出的答案是:創建國家紅色旅游融合發展區。如今,區劃建設早已不單單是景區建設,而是將景區打造與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相結合。
馬鞍鎮險巖村栽植了近千畝桃樹,每到初春時節,桃花灼灼,紅似火、艷如霞,形成獨特景觀,吸引成千上萬的游客前來賞花打卡。因毗鄰朱德故里景區,該村借助創建國家紅色旅游融合發展區契機,積極融入景區旅游發展。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游、觀光游、休閑游。目前,村里發展家庭休閑農場43戶、特色農家樂21戶,已成為鄉村旅游精品村寨目的地。
接下來,該縣將持續深入推進景鎮融合,啟動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陳列改展,整合張思德故居、國防教育館、騎龍湖等資源,構建全域旅游新圖景。
豐富業態打造文旅市場新名片
日前,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官網發布公告,正式確定新一批13家單位為省級旅游休閑街區,儀隴縣“紅線里”婚戀藝術旅游休閑街區位列其中。
資料圖:“紅線里”舉辦首屆沉浸式婚戀文化旅游節活動現場
“紅線里”婚戀藝術街區位于儀隴縣城,以“吃、住、行、游、購、娛”為核心,打造沉浸式、體驗式婚戀藝術街區,融合餐飲、娛樂、休閑、文化藝術、民宿等多元素業態。總投資約3.1億元,建筑面積約3.4萬平方米,有紅墻、元禛樓、老戲臺、婚禮堂等標志性建筑,于2024年元旦開街,成為儀隴縣綜合性休閑旅游綜合體。
“自開街以來,多次成為市級和儀隴本地特色活動的承辦地,豐富的業態吸引了廣大市民和游客紛紛前往。紅墻和元禛樓已成為網紅打卡點火熱‘出圈’。”四川德瑞文旅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明裕介紹,接下來,該街區將不斷豐富旅游消費業態,結合儀隴特色和資源,引入新的旅游消費業態,打造出更多體驗項目,以現代化、多元化、個性化產品供給來吸引游客,進一步提高客流量。
文體旅融合是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也是促進旅游消費升級的重要路徑。儀隴利用獨有的紅色文化、三鄉文化、客家文化等資源,采用“1+1+N”模式,打造全縣首個集研學旅行和勞動教育為一體的綜合研學營地,開展各類旅游服務,讓游客在娛樂中學習感悟,在感悟中收獲。
吳明裕透露,該營地自去年營運以來,共接待團建團隊150余個,接待研學學生人數達2.7萬人。截至目前,3-6月已預約研學人數約3萬人。
一直以來,儀隴有效發揮文旅融合的拉動、滲透作用,深挖文化內涵、培育旅游資源,加快建設全省中小學勞動生活研學基地和全省大學生社會實踐紅色營地。以朱德故里景區為核心,優化張思德故居及騎龍湖水利風景區旅游功能配套,加大家庭游、親子游、研學游等旅游產品供給力度。因地制宜發展音樂產業、非遺之旅等新業態新產品,持續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文旅消費正在成為儀隴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學生在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廣場開展研學活動
下一步,儀隴將統籌實施“星城廣場”等商圈提檔升級、馬鞍商業綜合體招商,有序開展“啤酒音樂節”“品牌消費周”等特色品質商貿活動,發展夜間經濟、直播經濟,不斷催生消費新熱潮。
激活農旅 構建融合發展新格局
陽春三月,在儀隴縣銅鼓鄉洞磬溝村,金黃的油菜花、雪白的李花、粉紅的桃花競相開放。前來踏春的游人絡繹不絕,他們三兩結伴而行,漫步其間,或駐足細嗅春意,或舉鏡定格芳華。
儀隴縣銅鼓鄉洞磬溝村油菜花盛開,前來賞花的游人絡繹不絕
“我們策劃籌備了銅鼓鄉首屆春季賞花周,還安排了特色農家活動。游客可以賞花、捉魚、挖野菜,吃花田火鍋、燒烤,逛鄉村集市買農產品。”銅鼓鄉黨委書記閆國舉說,春日的銅鼓鄉是被花香包圍的。
儀隴縣銅鼓鄉洞磬溝村李花盛開,前來賞花的游人絡繹不絕
發展鄉村旅游是實現鄉村產業興旺繁榮的重要途徑,對農民增收致富、城鄉統籌協調、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儀隴縣對于擁有鄉村田園、自然風光、傳統民俗等旅游資源的村,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一景一院”的要求,積極推進“農業+旅游”多元發展,融入農耕、觀光、休閑、研學等旅游體驗元素,積極培育農耕文化展示、農村田園觀光、農家美食品嘗、農戶小院民宿等業態,創新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和鄉村旅游業,激活鄉村動能,豐富“旅游+”文旅新業態。
同時,儀隴縣找準鄉村旅游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的著力點,突出“文旅”“農旅”融合發展。依托朱德故里景區紅色旅游資源,以“新馬線”“新金線”“金馬線”鄉村旅游為紐帶,串聯起馬鞍鎮琳瑯村、金山村、險巖村,新政鎮安溪潮村、三條溝村,日興鎮黎明村、天石寨等鄉村旅游點,形成“以點帶面”鄉村旅游業發展總體布局,著力推進馬鞍鎮、新政鎮創建天府旅游名鎮。圍繞“三線三片”布局,大力提檔升級鄉村旅游產業要素,加快完善文旅人才培育、特色項目包裝、旅游品牌打造、鄉村基礎設施、旅游產品促銷等方面的政策配套,統籌謀劃、一體實施、全面推進,培育產業特色鮮明的田園綜合體,形成儀隴縣鄉村旅游業發展新格局。
來源 | 北京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