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挑起的關稅戰正在深刻影響全球貿易及世界經濟的走向,尤其是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這種博弈還將繼續升級,脫鉤也在進一步加速。
根據觀察者網的報道,我國已經有超過1個月的時間沒有從美國進口液化天然氣(LNG),而是選擇從其他國家進口LNG,替代美國產品。
為什么我國突然暫停進口美國天然氣?這個事情要從今年2月份說起,當時美國宣布要對我國加征10%關稅,作為對等反制,我國宣布對美國能源產品加征關稅,其中就包括液化天然氣。
到了3月份,美國再一次對我國加征10%關稅,我國再度對等反制,對美國的農產品出口加征10%-15%的關稅,對應美國的220億美元的商品,已經于3月10日生效。
美國今年以來對我國兩次加關稅,累計20%,而我國兩次對美國出口商品加征關稅,一類是能源出口產品,另一類是農產品出口,這都是美國重要的出口商品。
本文的重點是美國能源出口,在過去1個多月的時間,我國并沒有從美國進口LNG,美國也沒有LNG運往我國,這一輪關稅戰正在加速兩大經濟體的能源脫鉤,畢竟我國是全球頭號LNG進口大國,而美國是全球頭號LNG出口大國。
美國在2024年出口了接近8700萬噸液化天然氣(LNG),而我國在過去一年進口了超過7100萬噸的LNG。那么,我國主要從哪些國家進口LNG,美國占多少?如今暫停從美國進口后,會從哪些國家增加進口?
根據海關的數據,我國2024年天然氣進口1.32億噸,花費超過4600億人民幣,最近幾年,我國的天然氣進口基本保持在1億噸左右。
我國進口的天然氣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液化天然氣(LNG),主要通過海上運輸;另一種是氣態天然氣,通過管道運輸。
目前來看,天然氣進口仍然是以液化天然氣為主,花費了3135億元,占比高達68%,我國從全球20多個國家進口液化天然氣,美國排名第五。
其中,我國2024年從美國進口415萬噸液化天然氣,耗資171億元,美國是我國第五大LNG進口國。如今,我國暫停美國天然氣進口之后,美國相關出口商將損失百億收入,我國可以選擇從其他國家替代進口。
目前,我國進口LNG的第一大來源國是澳大利亞,2024年從澳大利亞進口了2619萬噸,花費金額超過1000億元,卡塔爾(1834萬噸)第二,俄羅斯(830萬噸)第三。
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亞在得知我國暫停從美國進口LNG之后,開始了瘋狂搶單模式。據悉,澳大利亞的一家能源公司伍德賽德在3月17日公布公告稱:宣布與我國的華潤燃氣公司簽署長期LNG銷售協議,從2027年開始,該公司將在15年內每年向我國供應60萬噸LNG。
要知道,這種和澳大利亞簽署長達15年的能源供應協議,這么多年還是頭一回。在暫停美國相關能源進口之后,澳大利亞憑借豐富的資源可能會接到更多訂單。
除了澳大利亞,俄羅斯以及中亞地區將是我國天然氣另一個重要進口來源地,主要是管道運輸的氣態天然氣,去年我國進口氣態天然氣5500萬噸,花費1500億元,氣態天然氣的價格更便宜。
我國去年從土庫曼斯坦進口氣態天然氣2543萬噸,從俄羅斯進口超2200萬噸,從哈薩克斯坦進口363萬噸,從烏茲別克斯坦進口193萬噸,從這些國家進口的氣態天然氣價格每公斤不到3元,而從緬甸也進口了181萬噸氣態天然氣,但價格超過了5元,相對比較貴。
不過,通過管道運輸的氣態天然氣均價為2.7元,還是遠低于液化天然氣均價(4元)。
對于我國這樣的第一工業大國來說,各類能源需求巨大,為了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我國的能源進口“不會放在一個籃子里”。一方面繼續提升國內能源的產量,另一方面進口更加多元化,不再依賴某一個國家,尤其是天然氣,接下來將更多從澳大利亞、俄羅斯、中東和中亞地區進口。
我國正在加大力度從俄羅斯、中亞進口更為廉價的氣態天然氣,逐步替代更為昂貴的液化天然氣,這將進一步降低我國對液化天然氣的依賴,尤其是美國以LNG能源作為籌碼的想法正在被我國多元化的能源供應舉措所打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