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菲律賓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布勞納在新德里舉行的“瑞辛納對話”,意外成為檢驗亞洲地緣政治現實的試金石。當這位菲軍最高指揮官公開宣稱"中國是菲印共同敵人"并力推"六國聯盟"構想時,印度國防部官員以“目前尚不清楚此事”,暴露出馬尼拉當局對區域力量格局的嚴重誤判。
總參謀長布勞納
目前的狀況是菲律賓國內政治危機正在侵蝕其外交決策基礎。隨著前總統杜特爾特的支持者連續三周包圍參議院,要求徹查"政治迫害"事件,馬科斯政府的民意支持率已岌岌可危。根據數據顯示,棉蘭老島等傳統票倉地區出現大規模倒戈跡象。分析人士指出,布勞納此次出訪本質是轉移國內視線的政治表演,其夸張言論的預設受眾實為菲國內民族主義選民。
馬科斯
其次,菲律賓對印拋出"反華合作"提議的背后,暗藏三重戰略算計:
1.馬尼拉試圖將印度塑造為南海地緣博弈的"戰略杠桿",借助新德里的區域影響力對沖中國海上執法力量的常態化存在,為其非法坐灘軍艦續命及油氣盜采行動爭取操作空間。
2.通過將印度納入美日菲澳"四方安全對話"(Squad)框架,強化自身在美國印太戰略中的"支點價值",為爭取更多軍事援助增添談判籌碼。
3.謀求建立菲印聯合海上巡邏機制,借印度海軍技術轉移提升菲海岸警衛隊的監控能力。
但新德里的冷淡回應揭示了南亞大國的現實考量。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在2023-24財年,中印雙邊貿易額達1184億美元,為歷史最高水平。其中新能源與電子制造領域占比44%。這種深度經濟綁定,使得莫迪政府在中美博弈中始終保持戰略模糊。印度觀察家研究基金會報告指出,印度在南海問題上與中國對抗的潛在收益,尚不及中印邊境貿易額的零頭。即便面臨美國壓力,新德里也不可能為價值僅幾億美元的菲印防務合作項目賭上國家利益。
莫迪
目前的菲律賓已經是危險重重!軍事上過度依賴外部力量導致自主性喪失,經濟上錯失區域合作機遇引發產業空心化,政治上大搞民粹主義反噬執政根基。再不回頭反省的話,只怕馬科斯的下場也不會好過!菲律賓的小把戲也告誡我們在大國博弈的驚濤駭浪中,戰略定力才是最好的壓艙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