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臺回復 品牌 免費送你《135本品牌營銷必讀書》
作者 | 王暉 來源 | 首席品牌觀察
315晚會后,有不少人呼吁要“天天315”。
但事實證明,如果媒體每天都曝光黑心商家,普通消費者的小心臟很難承受得住。
當楊銘宇黃燜雞被曝出將剩菜二次回收后售賣、楊國福麻辣燙菜品區被發現有老鼠亂竄,幾乎三分之二的打工人天塌了。
而隨著新京報揭露華萊士的各種食品安全問題,剩下三分之一點外賣的打工人,也未能幸免。
華萊士又翻車了
今年2月份以來,新京報記者分別在河南鄭州、安徽合肥兩地的兩家華萊士門店進行了臥底暗訪,結果發現,問題遠比我們想象中更離譜。
一宗罪:更改效期標簽,給過期食材“續命”
根據報道,過期食材繼續賣給消費者,在這兩家華萊士門店已經成為常態,而店員掩人耳目的方式,就是更改過期食材的效期標簽。
泛黃發黑的生菜,過期的雞腿肉、雞排肉、全雞、雞肉條等等,都可以通過一招“移花接木”,從“報廢垃圾”變成“新鮮食材”,最終進到顧客嘴里。制作手扒雞、脆皮全雞的食材,即使系統提示過期,也無人在意,最終都能全部賣光。
? 圖源:@新京報
也就是說,如果足夠倒霉,你到華萊士吃到的食品,很可能都是過期食材制作而成,名副其實的“竄稀套餐”。
二宗罪:炸油頻繁使用,酸價超標60%
對于愛吃油炸食品的消費者來說,炸油品質往往讓人忌憚,華萊士的炸油同樣沒有讓人失望。
報道顯示,盡管兩家華萊士門店的員工按規定進行了炸油更換,但由于漢堡、全雞、雞排、薯條、雞腿等約20個產品都需要油炸,且都在一個油槽中炸制,這就導致油質可能存在不達標問題。
? 圖源:@新京報
結果也正是如此。
在炸油更換的第三天,由于發現炸油顏色變深,暗訪記者對仍在使用的炸油取樣送檢,檢測顯示,該樣品的酸價為8.1106mg/g,極性組分為13%。
而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植物油》GB2716-2018標準,煎炸過程中的食用油,酸價應小于5mg/g,極性組分小于27%。也就是說,該華萊士門店的炸油已超出國家強制標準的數值60%。
三宗罪:健康證全員造假
從事餐飲行業的人員必須持健康證上崗,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你敢信,健康證也能造假。
當有暗訪記者應聘某華萊士門店時,店長竟然干起了“假健康證”推薦業務,表示不用抽血,不用跑醫院,交35塊錢,發一張照片,就能拿證。
更令人后怕的是,該店長還透露,去年或者前年入職的員工,都是通過中介這辦的證,連自己的都是假證。
? 圖源:@新京報
健康證的作用之一就是篩選掉有傳染病的患者,維護公共衛生安全。當健康證都能作假,如果真的有傳染病人入職到華萊士,后果簡直不堪設想。
而面對新京報的曝光,華萊士的公關響應相當快準狠,當天就發文致歉,表示對涉事門店作出關停處理,對涉事員工予以開除。
? 圖源:華萊士官微
“噴射之王”,也是“塌房之王”
華萊士被曝光食品安全問題,消費者并非沒有心理準備。
畢竟,“吃完華萊士,變身噴射戰士。”“噴射之王”就是華萊士最出圈的梗;吃華萊士治便秘的秘方,江湖上早已經流傳。
網友如此自嘲玩梗,已經默認了,華萊士的食品,并沒有那么衛生。
但“噴射之王”的標簽并不影響華萊士的門店擴張。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1月,華萊士全國門店數超過2萬家,比肯德基和麥當勞的門店總和數還要多。
? 圖源:華萊士官微
那么,既然華萊士已經“臟”出圈了,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吃呢?
一個原因是幸存者偏差,認為其他人吃了沒事,自己也不會那么倒霉;另一個原因就是,相比麥當勞、肯德基,華萊士確實很便宜。
而“低價”就是華萊士的制勝法寶。
回到2001年,當時華氏兄弟靠著“123促銷”套餐 (大杯可樂一元,炸雞腿兩元,漢堡三元) ,成功在下沉市場殺出一條血路。
直到現在,當麥當勞、肯德基的漢堡賣到30多塊錢一個,在華萊士,依然有17.8元的“雙堡一卷”的超值優惠,性價比不可謂不高。
? 圖源:華萊士官微
由于價格“真香”,很多人對華萊士的態度是,只要腸胃扛得住,錢包保得住,就眼不見心不煩。
但扛不住,華萊士翻車的事件太多了。據不完全統計,華萊士幾乎每年都要在食品安全上出問題。
2021年,華萊士因將掉在地上的雞塊撿起來繼續炸而登上熱搜;
2022年,華萊士被曝漢堡中吃出兩只炸熟的蟑螂;
2024年,北京5家華萊士門店因食品安全問題被消協點名;
2025年3月,武漢一店鋪后廚被曝存在蟑螂亂竄、蒼蠅橫飛等惡劣衛生狀況……
看著一個個觸目驚心的畫面,人們很難再用“不干不凈,吃了沒病”自我安慰。
“噴射之王”,也成了華萊士的品牌魔咒。
低價
不是永遠的“免死金牌”
其實,每次華萊士暴雷,我們能看到兩種聲音。
一種是見怪不怪型,認為不過是曝光了一個“眾所周知的秘密”,沒必要大驚小怪。
一種是護短型,認為價格擺在那里,該吃吃,該喝喝,該拉拉。尤其在“治便秘”的效果面前,很多人都“只能選擇原則原諒它”。
用十個字概括就是,你不嫌我垃,我不嫌你拉。
這不禁讓我想到同樣在今年315期間塌房的蜜雪冰城,在被曝光使用隔夜檸檬后,沒想到雪門開啟了自我反思模式。
? 圖源:經視直播
“不是檸檬不新鮮了,是我來晚了”、“雪王不嫌我窮,我就不嫌雪王臟”、“只是個人門店現象,不要上升到所有門店”……
消費者自發為雪王公關,同樣得益于蜜雪冰城的低價策略,4元一杯檸檬水,2元一個冰淇淋,平均6-8元一杯的奶茶,被網友奉為“窮鬼快樂水”的雪王,擁有了犯錯豁免權。
? 圖源:蜜雪冰城官微
但我們必須認清一個現實,那就是輿論的庇護不太可能讓品牌羞愧難當,反而會在食品安全上變本加厲。
不信且看今年進入315黑榜的品牌,除了蜜雪冰城、華萊士,還有單價25元一份的楊銘宇黃燜雞,同樣走的是平價策略,還有人將這三個品牌稱為“窮鬼三巨頭”。
目前看來,除了蜜雪冰城靠著成熟的供應鏈和規模效應把價格打下來,低價品牌無不意味著低劣的產品品質。
而這種靠低價博規模的弊端已經顯現。
窄門餐眼顯示,截至2025年3月10日,華萊士的門店數量是19737家,相比2023年的超2萬家,華萊士的規模已經在縮水。
早就被網友吐槽難吃的楊銘宇黃燜雞,無需被315曝光,近一年內已經關店近600家。
這都給華萊士、蜜雪冰城們敲響了警鐘:輿論的護短,不可能成為品牌永遠的“免死金牌”。
你可以用低價吸引顧客,但不能用食品安 全挑戰人性;你可以用規模占領市場,但不能用管理漏洞透支信任。
畢竟,打工人的腸胃經不起折騰,品牌的口碑更禁不起反復“塌房”。
*編排 | 三木 審核 | 三木
品牌最新資訊,盡在【首席品牌觀察】↓↓↓
行業資訊、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添加備注:進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