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3月1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就烏克蘭局勢進行了電話交談。
兩位世界大國的領導人在這個問題上進行了一次引人注目的對話,討論的焦點無疑是令人緊張且充滿懸念的俄烏沖突。那么,這場對話會成為和平的開端嗎?雙方是否真的能制定出一個可行的調解方案?
俄烏戰俘的“交換”:普京確定俄方立場
在這些對話的背后,有一件關鍵事件即將發生:俄烏雙方計劃互換175名被俘人員。這一動作不僅僅是象征性的,更意味著兩國之間的緊張關系或許有望得到某種緩解。
不過,考慮到雙方在沖突中的復雜背景與深厚的歷史積怨,這一行動是不是真的能促進長久的和平,似乎仍然是一個難以琢磨的問題。
普京在通話中再次強調,俄羅斯堅定支持通過和平方式解決沖突。他表示愿與美國共同研究可能的調解路徑,并達成一份具有綜合、穩定和長期性質的解決方案。
普京著重強調,任何調解提議均須絕對重視消除危機根源的必要性,并確保俄羅斯在安全范疇內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擁有戰場優勢和強硬姿態的俄羅斯,是否會為和平讓步,讓我們拭目以待。
白宮的積極回應:能源設施不能再受攻擊
白宮對此次對話持積極態度。美國總統助理斯卡維諾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雙方交流良好。
美國希望通過這次通話實現某種突破,尤其是在黑海地區的緊張局勢不斷升級的情況下,美國期待俄美能就全球安全問題展開進一步合作。
會談期間,特朗普建議俄烏兩國在接下來的三十日內避免對彼此的能源設施發起攻擊。
這樣的建議表面上看非常務實,因為能源設施是國家的命脈。然而,正是由于其重要性,雙方能否在這一點上達成真正的共識,依舊需要實際行動的證明。
普京對該倡議表示積極回應,并已向俄軍下達相關指令。不過,俄方也強調,若缺乏有效的監督措施,停火協定或將形同虛設。
再者,俄方表示烏克蘭在過去多次破壞協議,俄方對未來合作深表疑慮。普京著重指出,需終止向烏方提供外國軍事援助及情報支援,是防止沖突進一步升級的關鍵前提。
人道主義的承諾:美俄互惠合作
對于特朗普提出“保護庫爾斯克州被圍困烏克蘭軍人的生命安全”的呼吁,普京承諾,如果烏軍選擇投降,俄方將根據國際法給予人道待遇。
在俄美對話中,雙方還討論了一系列旨在推動未來在經濟和能源領域實現互利合作的想法。
普京甚至提議由NHL(北美冰球聯盟)和KHL(大陸冰球聯盟)球員組成隊伍舉辦俄美冰球比賽,以增強兩國人民的聯系。這樣的活動在全球政治舞臺上無疑是一個大膽的想法,不過其背后的政治含義更值得揣摩。
除此之外,兩國領導人同意就黑海航運安全展開談判。這一協議潛在地影響著全球貿易流動,尤其是對于依靠黑海運輸的重要經濟體而言,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澤連斯基“騙”了全世界:烏軍突襲俄本土
與此同時,俄烏沖突并未因美俄的通話而稍顯緩和。據參考消息3月19日報道,就在美俄兩國領導人通話當天,俄羅斯國防部發布消息稱,烏克蘭軍隊對俄羅斯別爾哥羅德州發動了5次襲擊,均被俄軍擊退。消息稱,烏軍損失60人、1輛坦克和7輛裝甲車。
俄國防部認為,烏軍此舉顯然是在“給俄美領導人通話制造負面影響”,并試圖“損害特朗普提出的和平倡議的影響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