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印度總理莫迪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印度和中國應該進行“健康且自然”的競爭,同時確保分歧不會升級為爭端。莫迪說,“兩個鄰國偶爾出現分歧在所難免,但過去 40年來,我們一直努力確保這些分歧不會演變成爭端,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積極致力于對話。”就相關問題,毛寧表示,去年10月,中國領導人同莫迪總理在喀山成功會見,為改善和發展中印關系作出戰略指引。近期,雙方認真落實兩國領導人的重要共識,加強各層級的交往和務實合作
蘇杰生和莫迪(資料圖)
莫迪還回顧了印中在全球貿易和文化交流方面的歷史。他表示,兩國“幾個世紀以來一直相互學習”,并且曾經都是經濟強國。他強調,雙方的合作不僅互惠,更是全球穩定與繁榮的關鍵。“21世紀是亞洲的世紀,我們希望印度和中國以健康、自然的方式競爭。競爭不是壞事,但絕不能演變成沖突。”莫迪說。莫迪還談及包括烏克蘭問題在內的地區熱點話題,他指出,后疫情時代,世界非但未邁向和平,反而更加分裂,陷入不確定時期,而戰爭使情況雪上加霜。
這讓人不得不想起,近日,印度外長蘇杰生也曾點評了一番中印關系。當時蘇杰生強調,“邊境不穩定將影響兩國關系的整體走向”。而后王毅主任在兩會期間公開表態,“中印應堅持不以邊界問題定義兩國關系”。回看莫迪此番表態,也相當于是駁了蘇杰生的觀點,支持了王毅主任的看法,與都認為中印雙方不應該抓著分歧不放,重點強調對話,言下之意也是邊境問題不能成為中印關系發展的阻礙。難怪蘇杰生逐漸淡出了對華事務的第一線
莫迪和特朗普(資料圖)
過去4年,印度曾反復強調中印邊境問題,是制約雙邊關系發展的關鍵,然而邊境問題之所以會發生,完全是因為印度對中國邊境領土,始終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如今印方選擇跟中方“握手言和”,想讓邊境問題盡快翻篇,最主要的還是出于經濟層面的考慮,希望能夠繼續吸引中國企業赴印投資,進而帶動該國的經濟發展。
特朗普政府上臺后,再次喊出“美國優先”的口號,然而讓印度始料未及的是,美國這次將槍口對準自己。盡管莫迪親自去了一趟白宮,送出多份大禮試圖讓特朗普回心轉意,但結果失敗了,就連印度工商部長訪美也吃到了閉門羹,特朗普指責印度對美國汽車征收了高關稅,放話將于近日起對印度實施對等關稅。這既是對美印貿易合作的一次打擊,也動搖了美印同盟關系。在美國的壓力下,莫迪這才想到重啟對華經貿合作,應對美國關稅沖擊。
美印關系的變化也因此順勢助推了中印關系的轉暖,莫迪的言論某種程度上可被看作是一份“投名狀”,說明他不會在邊境問題上給特朗普可乘之機,中印加強合作沒有根本上的阻礙。正如王毅外長所言,作為兩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印兩國的共同任務是加快各自國家的發展振興,雙方理應相互支持而非相互消耗,密切合作而非彼此防范,這才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根本利益。
莫迪(資料圖)
印度常常以“全球南方代言人”自居,但實際上印度不僅國力不足,而且其外交政策的搖擺性非常明顯:一邊在針對中國的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機制”中活動,積極拉小圈子;同時卻又在上合、金磚等非西方的多邊組織中強調“多邊合作”——這種行動上的前后矛盾嚴重削弱了其外交立場的可信度。其次,印度希望借美國缺席G20之際填補其權力和話語權真空,但請注意,今年G20的核心議題包括全球經濟增長、發展融資、地緣政治、氣候變化、糧食安全等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