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援引3月19日南華早報的報道,稱中國最新型的導彈防御系統紅旗-19(HQ-19),能夠在600公里的高空,攔截高超音速導彈及核彈頭,性能超過美國等同類反導防御系統。
紅旗-19地對空導彈,首次公開亮相是在第十五屆珠海航展期間(2024年11月12日至17日)。具有作戰保護區覆蓋范圍大和突防對抗能力強等特點,它的作戰范圍主要用于對彈道導彈類目標實施區域攔截。
系統采用了8×8輪式高機動卡車底盤,每臺車上配備有6枚裝攔截彈,是裝在圓柱形的集儲藏、運輸、監測和發射為一體的發射筒內。
紅旗-19,用近乎垂直的大傾斜角冷發射方式,相比傳統的垂直發射,它對車體和筒體的壓力更小,技術含量也更高,提高了發射效率。
系統有610A情報雷達,是車載高機動固態有源相控陣雷達,采用氮化鎵T/R收發模塊,最大探測距離可達4000 公里,是紅旗-19的“千里眼”,能探測和鎖定來襲的高威脅目標,為解放軍的防空反導爭取更多時間。
610A 預警雷達,能探測高超音速導彈、彈道導彈、巡航導彈等導彈類目標,還能鎖定B-2、F-22等隱形航空飛行器。讓其成為全球第一種同時具備對隱身飛行器、彈道導彈和臨近空間目標進行探測和目標分類識別的高性能雷達。
另有780目標指示雷達,可同時跟蹤100個目標,并引導6枚導彈進行攔截。在反導導彈飛行至中段時,780目標指示雷達會提供修正目標數據,對動能攔截彈進行多次中段飛行修正制導。
紅旗-19,導彈采用動能殺傷彈頭(KKV),在高速飛行時所具有的巨大動能,依靠對目標的直接撞擊,來攔截和摧毀來襲的中遠程彈道導彈以及高超音速導彈。相比傳統防空導彈在目標附近爆炸,產生破片的殺傷方式,能大幅提升了精確度和毀傷效果。
可攔截射程達到7000-8000 公里左右的準洲際/遠程彈道導彈實施中段反導攔截,還能攔截末段飛行速度為9-12馬赫的高超音速導彈。
此前,媒體在報道時,給出紅旗-19最大過載機動能力達到60g,最大射高為450公里。現在,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援引港媒的報道,紅旗-19最大射高為600公里。從媒體披露的這些指標看,紅旗-19無疑將超越美國的大名鼎鼎的“薩德”反導系統。
紅旗-19,其技術試驗始于2010年,試驗于2023年宣布成功。該系統的發射裝置配有6枚直徑50厘米,長度約7米的攔截彈,由兩級固體火箭發動機提供動力,
至于紅旗-19最大射程,仍然沒有官方公布的確切數據。根據一些軍事專家及相關資料推測,它的最大射程可達600 公里,讓其在保護中國本土免受可攜帶核彈頭的彈道導彈和高超音速導彈威脅方面將發揮決定性作用。
中國擁有紅旗-19和另外一款紅旗-26動能攔截彈,在高難度的陸基中段反彈領域,中國的技術被公認已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在戰時的導彈對抗中,來襲的其他方彈道導彈等中方大概率能攔住,中方發射的高超音速導彈等,其他方卻未必能攔住,那么中方就將處于非常有利的態勢。
紅旗-19動能攔截彈,現已投入實戰部署,第十五屆珠海航展就釋放出了一個極其明顯的信號。使其他國家在考慮對華實施核打擊時,就會變的極為忌憚,擔心其導彈被攔截且將面臨中國的核反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