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2024年啟動了對于歐洲白蘭地的反補貼調查,顯然歐盟對于該地區的白蘭地產業提供了大量的補貼,從而提升了歐盟白蘭地的競爭力。原本歐盟就是葡萄酒,以及蒸餾葡萄酒的重要的出口區域,對于中國采取的措施,法國的相關酒產業遭遇了重創,根據公開的數據顯示,法國干邑白蘭地的出口直接下降了60%的,這是因為法國白蘭地已經沒有了價格的優勢。長期以來,法國通過歐盟的產業補貼,通過價格戰擠壓其余品牌的生存空間,隨著法國干邑白蘭地喪失競爭力,也就帶動了其他品牌的發展。
實際上法國不僅僅干邑白蘭地遭遇了重創,其余的肉類產業也是如此,因為中國同時發起了對于歐盟肉類產品的產業調查。中國接連出拳,是在歐盟發動對于中國的貿易戰之后,歐盟借口所謂的政府補貼,對于中國的電動汽車產業發起了制裁,通過加征關稅,從而試圖遏制中國電動汽車在歐盟市場的擴張。歐盟對于中國電動汽車動手,是因為法國推動的結果,由于法國汽車產業根本就無法和中國的汽車產業競爭,為此就有了如此惡毒的策略,實際上法國是損人不利己,如今法國的白蘭地滯銷,就是法國求錘得錘的結果。
對于法國干邑白蘭地的滯銷,法國外長已經尋求訪問中國,對于法國外長的動作,外界普遍認為法國是要尋求中國的幫助,也就是要中國市場允許法國干邑白蘭地的進入,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如果法國有長遠的眼光,也就不會有如今的局面。在汽車產業進入新能源化的時候,法國已經明顯落后,實際上不僅僅法國,連德國也是如此,面對新能源汽車的興起,歐洲汽車產業已經擠入了一個非常危險的時刻。無論是硬件能力,還是軟件控制,歐洲的新能源汽車都不如中國的產品,為此法國就有了推動制裁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的動作。
實際上如今中國對于法國的需求,已經明顯低于法國對于中國的需求,中國可以出口高價值的產品到歐洲,而法國出口的主要產品已經不是工業品,因此對于歐洲來說也是莫大的諷刺。實際上不僅僅歐洲,連美國出口中國的產品結構也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農產品成為了重要的商品,而之前美國是非常強大的工業大國,但是如今的美國已經今非昔比。法國是G7集團的成員國,但是如今的G7集團已經不是最為先進的工業化國家,G7擁有的僅僅是過去的輝煌而已。
如今的法國陷入了非常被動的局面,法國是歐洲的大國,已經淪落到去工業化的地步,同時德國也是如此,在歐盟對于中國電動汽車說不的時候,中國已經開始了反制,而法國是首先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為此法國試圖尋求突破,顯然如果法國不做出讓步,是不會有結果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