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爾軍政府不講武德,驅逐了中企高管,凍結了中企賬戶和不動產,兩國關系再起波瀾。由于商務糾紛,這個西非原法屬殖民地和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又變卦了,動粗,直接危及了中方企業的生存。
尼日爾軍政府希望中國按當地法律聘用足夠的當地人進入高管核心團隊,還要聘用足夠多的當地素質很低的員工,雙方的談判陷入僵局。中企在一些貧窮國家、不發達國家開采初級產品主要是礦產,需要面對的最大的挑戰是人力資源和環保,這一輪爾危機發生在3月13號,尼日爾軍政府領導人阿卜拉拉赫曼奇亞尼下令動用了軍隊驅逐三家企業的中方的。總經理及金德爾煉油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以及負責尼日爾貝寧原油外輸管道的西非管道公司,并且查封了金德爾煉油公司的所有的銀行賬戶。
尼日爾旅游部同時命令吊銷了中資四星級的陽光國際酒店s Lu international hotel的營業執照。這家酒店2015年才開業,主要接待被驅逐的三家中資的公司員工。中石油進入尼爾22年辛苦經營,直到去年3月1號才剛剛建成,去年5月19號方才全面投入運營的完整的縱向一體化的產業鏈,連同配套的酒店基礎設施,實際上全部被這個一年半前通過政變上臺的尼日爾軍政府給掠奪了。尼日爾國土面積在非洲數一數二,地處最貧窮的撒哈拉以南,人均才400多美元,農業占據GDP的40%,對外出口主要是初級礦產資源,比如鈾和石油。
中國與尼日爾于1974年7月20號建交18年。之后,也就是1992年,尼日爾曾經與臺灣當局復交。四年后呢1996年8月,尼日爾政府又重申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雙方恢復了大使級的外交關系。此后,尼日爾歷屆政府都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這成為雙邊關系的政治基礎。2023年尼日爾政變后,中方并沒有公開譴責軍政府,強調不干預內政,呼吁通過對話解決,保持與過渡政府的接觸,結果人家并不領情。尼日爾政局一直很不穩定。中國是尼日爾主要的債權國之一,截止2023年,尼日爾對華債務約占其外債總額的1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