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抵抗之狐,加沙的哈馬斯和黎巴嫩真主黨高層幾乎團滅,敘利亞被顛覆,伊拉克什葉派民兵組織存在感太弱,背后大哥伊朗裝死不吭聲
唯一能打的只剩一個頭鐵的也門胡塞武裝。這只拖鞋軍,紅帽一戴,就敢圍住紅海,哐哐往美國的商船甚至是航母身上扔炸彈!也讓“也門”這個國家,近一年來頻繁跳到大眾眼前。于是一個令人納悶的問題出現了:
也門那么能打,為什么還會分裂?現在能說得上話的,到底是南也門還是北也門?哪個是正規軍?
一切問題的答案,都跟英國殖民有關。
阿拉伯半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島,也是重要的石油產區。上面共有7個國家,其中6個國家的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最富裕的國家卡塔爾的人均GDP更是高達8萬美元。令人意外的是,跟美國打得有來有回的也門,不僅是半島最落后的國家,也是唯一一個分裂的國家。
目前的也門大致被也門政府、胡塞武裝、南方聯合過渡委員會、極端組織四股勢力所控制。也門首都薩那在內的北部地區,被也門的反對派胡塞武裝所控制,大約相當于也門的1/3。
首都薩那被胡塞武裝占領后,也門政府將首都臨時遷至亞丁。也門政府(獲得國際承認)占據了南部地區。
不過,2017年也門政府內部出現分離,成立了南方自治委員會。2020年,南方自治委員會宣布占領了臨時首都亞丁。
極端組織占據了也門零星的土地,意圖在也門建立政教合一的國家。
也門的混亂局面從上世紀一直持續現在。20世紀時,阿拉伯半島有兩個叫做也門的國家:阿拉伯也門共和國(北也門)和也門民主共和國(南也門)。1990年,兩個也門曾經實現了短暫的統一。然而,2014年之后,統一不到30年的也門再次被內戰一分為四。
也門扼守亞歐航線中段,是蘇伊士運河進出印度洋的必經之路,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為什么如今卻陷入“一分為四”呢?
也門位于阿拉伯半島的西南部。因為地處亞洲和非洲交界處,以及紅海和亞丁灣的要沖,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歷來是多股政治勢力爭奪的對象。歷史上,埃及人、羅馬人都曾經占領過這里。但奠定這里的民族和宗教基礎的還是阿拉伯人。
直到殖民時代,英國占據了印度等地。英國和印度的商貿往來日益頻繁。阿拉伯半島地處埃及到南亞的中間地段,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然而當地頻繁的海盜活動,成為埃及到南亞航路的主要障礙。1839年, 英國打著打擊海盜的名義,占領了也門南部的亞丁港。
1869年蘇伊士運河開通后,亞丁港的作用愈加重要。
此后,英國以亞丁為基地,占領了也門南部,建立了亞丁保護國。19世紀末,亞丁一度發展成為了僅次于紐約的世界第二繁榮的港口。
起初,英國將亞丁港和亞丁保護國劃入英屬印度(1937年劃出)。也門北部地區依舊屬于奧斯曼帝國,首府為薩那。
一戰時期,英國和奧斯曼帝國站在了敵對陣營。
為了肢解奧斯曼帝國,由于奧斯曼帝國境內有大量的阿拉伯民族,英國采取了從內部瓦解的措施,給予阿拉伯人軍事裝備,鼓勵被奧斯曼帝國統治的阿拉伯人獨立。英國還許諾幫助阿拉伯民族建立獨立的國家。
1918年,奧斯曼帝國敗局已定。原被奧斯曼統治的也門北部、漢志(后被內志王國合并為沙特)獨立。英國隨即接管了奧斯曼在阿拉伯地區的伊拉克,作為委任統治地。北也門建立了君主制國家——也門王國,首都薩那。雖然也門北部的居民里遜尼派占一半比重,但政權卻掌握在什葉派手里。
南也門依舊屬于英屬印度的亞丁、亞丁保護國,1937年單獨成立為殖民地。
二戰后,英法老牌殖民帝國走向了衰落,民族解放運動風起云涌。1952年,埃及納賽爾推翻了英國扶持的法魯克王朝,建立了共和國。這是埃及獨立的第一步。1956年,納賽爾宣布收歸蘇伊士運河。這是阿拉伯國家第一次從殖民者手里收歸運河主權。納賽爾也被視為是阿拉伯人的英雄。受埃及的影響,北也門推翻了君主專制,建立也門共和國,首都薩那。
美蘇爭霸時期,蘇聯急需要在阿拉伯半島擴展自己的勢力,北也門走向了親西方的道路,
南也門就成為了美蘇爭霸的角斗場。蘇聯扶持南也門的民族解放陣線,對英作戰。1967年,在擁有蘇軍裝備的南也門起義軍的打擊下,英國撤出南也門。
1970年,“南也門人民共和國”改國號為“也門民主人民共和國”,宣布實行社會主義制度。
于是阿拉伯半島就這樣出現了兩個也門——北也門和南也門。
兩個也門不僅僅面臨著嚴峻的外部環境,其內部環境也十分險惡。北也門推翻了什葉派君主制之后,遜尼派掌握了政權。什葉派不甘心權力的喪失,北也門內戰不斷。直到1978年,政治強人薩利赫掌權,北也門進入了短暫的和平統一穩定期。
從1970年到1980年代,南也門共發生了三次大規模的軍事政變。1986年,南也門發生了高層大規模火并的“一一三事件”。造成了南也門極大的人道主義危機。共產生3.2萬人的死傷。
1989年,東歐諸國出現了劇變。此前蘇聯是南也門的支持者。蘇聯的退出,南也門失去了和北也門抗衡的靠山,這給了南北也門統一的契機。1989年11月,南北也門就統一問題達成了一致意見。1990年5月22日,南也門并入北也門,組建成立也門共和國,于是就出現了北強南弱的局面。
1994年到2011年期間,也門南北方依然保留各自的軍隊,北方更強勢,南方的反對派并沒有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伊朗扶持北方的什葉派建立胡塞武裝。該武裝奉行反美、反對以色列的極端政策,被也門政府打壓,一路南遷,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胡賽武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