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子消費領域,顯示技術的持續創新推動著電視行業的視覺美學不斷進化。自第三代液晶電視以窄邊框定義“全面屏”以來,近十年間,行業一直被四周10-18mm的非顯示區域所束縛,醒目的黑邊還限制了影像的展示,嚴重影響了觀眾的沉浸感。傳統的機械邊框已經成為空間美學的沖突點,因此,一場由技術驅動的電視外觀革新勢在必行。
3月10日,TCL率先推出第四代液晶電視。TCL以長期Mini LED技術積淀破壁而來,于"華曜之上 盡是極景"春季發布會上正式推出Q10L系列極景QD-Mini LED電視,突破十年技術瓶頸,徹底消除結構性黑邊,實現從“有黑邊”到“無黑邊”的有效視覺延伸,帶來極致影像和“沉浸無邊”的視覺感受,以顛覆性的技術和劃時代的外觀破界而來,重塑標準。
消除視覺邊界感,從“有黑邊“到“無黑邊“的顛覆性創新
為了給用戶帶來“無黑邊無框”視覺感,重點要解決電視中屏幕黑邊、邊框厚度、以及邊框與屏幕之間的縫隙這三大視覺難題,不僅需要對屏幕技術進行升級,外觀以及屏幕背后模組各部份都需要同步跟上,沒有短板。
21世紀開始,液晶電視步入世界舞臺并持續引領至今
? 第一代(2011年前):30mm邊框+10mm黑邊,正面看黑邊和邊框感特別強,嚴重影響視覺美觀度和觀看體驗;
? 第二代(2012-2015):收窄至10mm邊框+10mm黑邊,仍未突破物理限制;
? 第三代(2016-2025):為2-5mm的金屬或塑膠邊框,以及留1-3mm的縫隙,屏幕保留6-10mm的黑邊,所以整體視覺仍然有10-18mm的不顯示區域,而且是邊框、縫隙、黑區三層疊加的設計;即不美觀,縫隙也容易藏灰,觀看電視時,這樣的電視黑邊及邊框感仍然較強;
? 第四代液晶電視(2025年3月):極景無黑邊 -- 0黑,0縫,無感邊框的視覺感受。
前三代電視外觀,在近十年時間以來,一直未能突破邊框的桎梏。直到TCL帶來全新的產品工業形態,以打破邊框限制,推出第四代液晶電視:極景·無黑邊的Q10L系列電視。這一劃時代外觀形態解決了屏幕黑邊、邊框厚度、以及邊框與屏幕之間的縫隙這三大難題,同尺寸實現的可視面積大大超越前代產品。
不論是小屏還是大屏顯示,減少邊框的視覺干擾,提升沉浸感,一直是這幾年顯示產品的設計趨勢,在手機行業,減少黑邊成為跨代次手機的重大突破技術;而在電視行業,要達到這種視覺效果,更是困難重重。這背后不僅需要對屏幕技術進行升級,也要對邊框的材質和工藝進行升級,還要對封裝工藝進行升級,更要考慮外觀以及屏幕背后模組各部分之間的協同問題,最后還要考慮生產工藝和規模化量產的問題。開發難度之大堪稱“地獄式”,而帶來的產品也是“劃時代級”的,第四代液晶電視實現的是用戶的全新全景顯示體驗。
技術視覺雙重革新,無框無黑邊視覺背后的微雕戰
舉個例子,屏幕下方的模組中有一層是擴散板,由于材料本身具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可以理解為"會呼吸的零件"。當電視開機關機,產生溫度變化時,這塊擴散板材會產生伸縮形變。以前的電視必須在屏幕的四周要留出足夠的黑邊和邊框區域來包容它的熱脹冷縮的范圍,相當于給擴散板套上"寬松外衣"。這種"穿寬松外衣"解決方案雖然規避了漏光和鼓包風險,卻讓屏幕有效顯示面積造成損失,極大影響看電視的視覺感受:未開機狀態哪怕電視外邊框看著再窄,一開機顯示畫面時,直觀感受黑邊框仍然很寬。
而使用了無黑邊屏幕和極窄邊框設計后,解決熱脹冷縮的問題難度會進一步加大。這些難題涉及電視技術的方方面面,工程師必須重構整個顯示系統,需要從光學材料、機械結構、設計工藝到生產環境等整體優化配合,進行百項解決方案協同優化,其難度堪比在高速行駛的列車車廂內完成微雕創作。
第四代液晶電視,以22項核心專利技術的支撐重塑無界定義
這不是改良,而是重構!為解決屏幕黑邊、邊框厚度及邊框與屏幕縫隙問題這三大難點,TCL的研發團隊投入了巨大的成本和努力,2023年,TCL集結了一支超130人的精英研發團隊,這130人被分為材料研究,結構設計,光學,畫質,工業設計,工業制造六大組,每個人都明白:要在2毫米多的極窄空間里塞入Mini LED 模組和屏體,還要扛住70℃高溫烘烤和零下40℃冰凍的摧殘,無異于在2mm的針尖上建造的“摩天大樓”。從概念提出到落地量產,整個項目執行耗時長達18個月,每個人投入將近1萬小時,通過18個月的潛心研發,為用戶通過對電視的內部架構設計、定制化材料的研發及整機生產工藝全流程進行優化升級,使得在保證電視最佳顯示效果的情況下,也呈現出最佳外觀,帶來“無黑邊、無邊框”的視覺感受,實現外觀的劃時代進階。
這一行業突破性進展的背后,是研發團隊夜以繼日的心血結晶,是對技術創新的巨大投入投入和決心,是22項核心專利技術的支撐。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所有的努力鑄就了“極景無黑邊”這一顛覆性創新。
全球首創天工架構,“邊框感與黑邊“的消失術
想要實現“無邊”的視覺體驗,就需要將邊框存在感降到最低,從技術上需要攻克在確保結構穩定性的同時,實現極窄邊框與屏幕的無縫融合,從而最大程度消除視覺邊界感。
TCL全球首創天工架構,在電視的內部架構設計中完美地將邊框、屏幕及其下方的各層模組組合連接起來。航空級鋁合金邊框的使用令外框結構剛性提升數百倍、強度提升5倍,配合一體化精密成型技術,讓電視的邊框不僅可以達到極窄極薄的視覺效果,也不會產生形變。外層搭配陽極氧化陶瓷膜,讓邊框金屬質感更強,穩定性提升5倍,歷久彌新。同時使用全球領先的GOA2.0技術讓屏幕處于無黑邊狀態下,顯示穩定性提升40%。天工架構設計不僅讓邊框和屏幕及多層模組貼合更穩定,在視覺上還能將邊框的存在感降到最低。
自研創新材料,無邊觀感再升級
要將各部分的架構設計與配合從想象變為現實,現有材料已無法滿足需求,TCL通過數百次材料創新實驗,獲得了3項自研材料專利,來對各部分結構進行更大的升級,其中,
- 高反射光學材料不僅耐高溫耐黃化,相比于普通材料,光效還提升97%;
- 納米級炭黑吸光材料則能達到超過99.9%的光線吸收率,讓對各層級各部位的光線精細控制成為可能。同時,也解決了無黑邊設計中容易出現的邊緣光線不均問題,在電視播放影片時,即便是屏幕邊緣,光線均勻性也極佳,畫面效果渾然天成;
- 為了讓整機穩定性提升,使用超強封屏材料讓穩定性提升2倍。
有了這三大關鍵創新材料的加持,電視在顯示畫面時,能夠達到屏幕邊緣無黑邊的觀看效果,即使邊緣的光線均勻性也十分優秀,值得一提的是,在擁有如此極致的外觀同時,整機穩定性也大幅提升,真正做到沉浸感和可靠性雙重躍升。
生產工藝升級,讓極景無黑邊理想照進現實
領先科技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服務廣泛用戶的。只有首創設計和專利材料還遠遠不夠,為了解決規模化量產問題,生產過程中的每一步,工藝把控都要做到極致,例如屏幕,TCL華星作為全球屏幕生產龍頭,擁有無人化、智能化精密生產線,采用價值千萬的氣相沉積設備,能達到0.1納米級加工精度,要知道對納米級芯片加工也就是這個精度級別了。
同時整個機器生產的許多核心環節都需要達到更高潔凈度要求,TCL的定制級潔凈房,能達到每立方米中,0.1微米級的微粒數小于1000,潔凈度達到手術室的5倍。而在數百道精密生產工序之中,TCL還專門研發了28種裝配設備。為了保證交到用戶手上的產品都是最高品質, TCL檢測精度達到微米級,是行業平均標準的5倍。以嚴苛生產工藝標準,實現設計理念的精準著陸,打造產品外觀與性能的完美融合。
科技向美而生,除了消除電視邊框感,TCL以科技美學實現電視極致超薄體驗,纖薄機身搭配純平背板與附贈的8mm超薄掛架,達成掛裝時無縫貼墻效果;如果要座裝,則配備兩檔可調底座,可適配回音壁等外設,結合隱藏式集線設計消除雜亂線纜,使電視如藝術品般融入家居環境。
極景無邊才是極致的沉浸體驗,萬象歸真才是真正的視覺盛宴,可以說,在外觀方面TCL率先打破行業桎梏,帶來劃時代的第四代液晶電視。本次第四代液晶電視的發布,意味著TCL為市場上眾多科技廠商指明方向,重塑高端旗艦電視的技術基因,也提供給消費者更契合需求的高品質產品。
在光影交織的未來,TCL Q10L系列液晶電視如星辰般璀璨登場,以65至98英寸的壯闊畫幅,編織了一場視覺的夢幻之旅。『極景·無垠』,是其對邊框的極致摒棄;蝶翼華曜屏,宛若Mini LED的璀璨伴侶,輕舞于科技的巔峰。『萬象分區』技術,如同魔法師的筆觸,勾勒出每一幀影像的細膩與深邃。TCL Q10L,不僅是技術的飛躍,更是美學的重生,讓每一次觀影,都成為穿梭于現實與夢幻的沉浸式航行。2025年的電視舞臺,因TCL的這一抹亮色,而更加絢爛奪目,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