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突然抽搐、翻白眼?別慌!看懂這篇,中醫教你“見招拆招”
一、癇癥不是“撞邪”!中醫三句話點破真相
“孩子突然倒地抽搐、口吐白沫,老一輩說是‘鬼上身’,燒紙喝符水?錯!”
中醫早就發現,癇癥是身體內部出了問題,尤其和“驚、風、食”三大病根有關。
孩子發作時翻白眼、四肢僵直,家長嚇得手足無措
長期吃西藥控制,但副作用大,體重飆升、反應遲鈍
民間偏方亂試一通,病情反而加重
中醫一句話總結:
“癇癥不是‘治不好’,而是‘沒對癥’!”
二、驚癇、風癇、食癇——你是哪一種?
1. 驚癇:嚇出來的病
典型癥狀:
突然受驚嚇后發作(比如巨響、摔跤、噩夢)
發作時尖叫、臉色發青、尿褲子
平時膽小易哭,睡覺一驚一乍
中醫說病根:
“心主神明,肝主驚風”,心和肝功能弱的孩子,一受刺激就容易“心神失守”。
2. 風癇:像風一樣說來就來
典型癥狀:
發作前頭暈目眩,突然倒地抽搐
手腳僵硬、脖子后仰像“反弓”
平時容易頭痛、脾氣暴躁
中醫說病根:
“肝風內動”,肝火太旺或肝腎陰虛,身體里刮起“邪風”直沖腦門!
3. 食癇:吃出來的麻煩
典型癥狀:
發作前腹脹、口臭,嘔吐后抽搐
手腳亂蹬、喉嚨痰聲呼嚕響
平時愛吃油膩、甜食,便秘或拉肚子
中醫說病根:
“脾胃生痰,痰迷心竅”,吃多了垃圾食品,身體里堆滿“痰毒”!
自檢貼士:
孩子發作時拍視頻記錄(動作、臉色、聲音),就診時給醫生看,辨證更準確!
三、中醫治癇:不打壓,只疏通!
西醫常用抗癲癇藥:
丙戊酸鈉優勢:快速控制發作
副作用:長期吃傷肝傷腎,孩子變胖、反應慢、情緒差
中醫思路:
“哪里堵了通哪里”——
驚癇:安神+疏肝 → 用龍骨、牡蠣
鎮驚,柴胡、白芍柔肝
風癇:熄風+滋陰 → 用天麻、鉤藤
平肝風,熟地黃、山茱萸補腎陰
食癇:消食+化痰 → 用山楂、雞內金
消積食,半夏、陳皮清痰濕
藥膳推薦:
驚癇孩子:小麥百合粥(安神)
風癇孩子:天麻魚頭湯(熄風)
食癇孩子:山楂蘋果水(消食)
?? 警告:
千萬別給孩子亂用朱砂、蜈蚣等“猛藥”!有些偏方毒性大,傷腦傷身!
四、防大于治!3個日常救命招
1. 驚痙孩子:
避免看恐怖片、去嘈雜場所
睡前按揉小天心穴(手掌根橫紋中點),安神助眠
2. 風癇孩子:
少吃炸雞、薯片等上火食物
每天喝菊花枸杞茶,清肝明目
3. 食癇孩子:
戒掉奶茶、蛋糕等高糖零食
飯后順時針揉腹100下,促消化
關鍵一招:
所有癇癥孩子都要晚上9點前睡覺!
中醫說“夜臥血歸肝”,睡眠是修復臟腑的黃金時間!
五、癇癥能根治嗎?中醫實話實說
“包治癲癇,3個月斷根!”——這種廣告千萬別信!
中醫坦言:
- 輕度癇癥(1年發作<3次):有望逐步減藥至停藥
- 重度癇癥:目標轉為拉長發作間隔,減輕癥狀
真實案例:
8歲男孩患食癇,發作時嘔吐抽搐,中醫用“牛黃清宮散”和“癲癇圣愈湯”調理半年,配合忌口,現已1年未發作!
結語:癇癥不是絕路,辨證就是鑰匙!
中醫沒有“一招鮮”的神藥,但2000年的辨證經驗告訴我們:
找到“驚、風、食”的病根,該安神就安神,該消食就消食,身體自然會給你驚喜!
?? 轉發給需要的家長,讓孩子少走彎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