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深,消費主力軍開始向老年人偏移。很多不法商家針對老年人防范意識弱,維權能力較低的特點,進行洗腦式消費宣傳,使得不少老年人沖動消費,甚至陷入了不法商家的消費陷阱,給他們心理、身體和經濟上造成很大損失。
因此,老年人在消費過程中要特別小心,警惕以下消費陷阱。
養生保健
一些不法商家打著養生講座的旗號忽悠老年人,以贈送雞蛋、面條等小物品誘惑老年人參加。在講座上對老年人進行“洗腦式”宣傳,強調老年人易得疾病、夸大產品療效,達到推銷商品的目的。
保健品對治療某些疾病有一定輔助作用,但不能代替治療藥物。老年消費者一定要理性對待保健品關于治療功效的宣傳,不要被“免費體驗、效果神奇、無效退款”等宣傳噱頭和手段所誘惑,要根據自身實際需要,合理購買。
低價旅游
近年來,老年人旅游市場開始火熱,有不少旅行社推出“老年人特惠套餐”“超低價旅游”,利用老年人外出游玩的熱情以及節儉的生活習慣,以不合理的低價甚至免費組織旅游,吸引老年人參加,隨后在旅途中設置各種購物環節,用遠高于市場的價格將商品賣給老年人進行牟利
老年人在選擇旅行社和旅游產品時,要關注旅行社的口碑以及旅游產品的品質,不能單純選擇低價產品,并與旅行社簽訂旅游合同,注意合同中是否有針對老年消費者的特別條款。旅途中如需購買當地特產,特別是一些貴重商品時要謹慎,理性對待,不盲目跟風購物;到當地證照齊全的正規場所,購買有合格證、鑒定證書的商品,索要并妥善保管好購物憑證。
投資理財要小心
在老年人生活中,接觸到的投資理財的內容越來越多。但由于缺乏理財知識、盲目追求高額收益、法律意識淡薄等原因,防不勝防的理財詐騙陷阱也常常圍繞在老年人身邊。
老年人購買理財產品時,要清楚理財產品不等于儲蓄存款,保險也不是儲蓄;宣傳的預期收益不一定就能成為實際收益。涉及大額投資理財、購買保險、收藏品回購等項目,要多與家人溝通,多渠道了解項目真實情況,切莫一時沖動購買。
當然,僅僅提醒老年人警惕消費陷阱是不夠的,老年消費者還應該學會在消費者權益遭受侵害時通過合理、合法的手段進行維權。以下幾種維權方式要知道:
12315維權
直接撥打12315熱線電話投訴商家或商品,反映情況?;蛘咄ㄟ^電腦、手機APP、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等多渠道,在全國12315平臺上投訴舉報社會中各種消費亂象。
向消費者委員會舉報投訴
針對一些當地的消費維權,老年人可以向當地的消費者委員會進行投訴或者舉報,讓消費者委員會進行調解。
法律途徑維權
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如工商、物價、技監、標準、計量、衛生等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如果仍解決不了問題,消費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消費陷阱層出不窮,在這個3.15消費者權益日,提醒各位中老年人一定要多關注電視、廣播的相關報道,了解新聞媒體曝光的各類消費騙局;提高自身防范意識,讓不法商家無從下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