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基一去世,香港四大家族的話事人便只剩下李嘉誠了。李嘉誠和李兆基的風評本就不同,近日又因售出港口這個大動作,被推上風口浪尖。隨著事件的發酵,多位明星和網紅也發聲了。
一位美國博主先是科普了此事,稱李家并未售出所有的港口,只是將包括巴拿馬運河在內的海外港口售給貝萊德集團。但深圳鹽田灣和香港港口并沒有賣。
最后該博主還說,做生意還贏得民心,否則賺太多也要歸零。
從該博主的話里行間,不難看出的站位。但有人批判,自然有人鳴不平。
網紅“壹哥”認為評判李嘉誠的人品如何關鍵得看兩點,一是關鍵時刻“家長”有沒有為“孩子”挺身而出;二是關鍵時刻“家長”是不是花了小錢支持“孩子”。
壹哥還拿了山東匯源果汁作比較,稱08年時可樂公司要花80億收購,當時股東們喜大普奔,可之后卻被告知收購不被相關部門批準,股東們錯失好機會,如今匯源也早不如當年。
壹哥認為普通人不知內情,不能一味批判,否則就像個孩子,言語間有幾分為李嘉誠鳴不平。
只不過“家長”是怎么想的,其實早就有答案了。大公文匯網兩次發文就是最好的證明。第一次稱這是“一樁戰術精明,戰略失明的買賣”。
第二次更是用“莫天真,勿糊涂”6個字銳評李嘉誠這一行為。港政商界也回應了此事,認為資本流向與國家命運緊密交織,商業決策應兼顧國家利益。態度顯而易見。
電視節目主持人劉雯也發聲了,她回應了“港口是李嘉誠的,他想賣給誰就賣給誰”。認為企業是依賴社會提供的資源得以發展,既然享受了社會賦予的資源和機會,就理應承擔社會責任。
香港演員肥媽也發聲了,認為李嘉誠此舉這是讓別人捏著我們的喉嚨,但她也認為要保持樂觀的態度,相信總有辦法解決。
中國社會科學院史學博士晶晶更是一針見血,指出了李嘉誠出售港口的原因。并在最后點到了霍英東,稱:有些人活著,但已經死了;有些人死了,但他還活著。
在這場輿論漩渦里,各方觀點交鋒不斷。李嘉誠的這一商業之舉,已然引發全社會對商業倫理、家國情懷的深度反思。未來,他是否會重新考量社會責任,如何挽回公眾信任,又會給香港商界帶來何種連鎖反應,一切都有待時間給出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