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家的造船廠不夠用,美國軍艦跑到韓國做了個“醫美”,這會是韓國造船業的好生意嗎?在特朗普上臺后,他赫然發現美國軍用造船領域落后中國200余倍,這是美國媒體說的,甚至連修船能力都捉襟見肘。例如,美國的斯坦尼斯號航空母艦為了大修,甚至在船塢外漂了兩年才進塢修理。這已經不是個案,美國各地的船塢都非常緊張,不僅造船緊張,修船也很緊張。歸根結底,美國現在可用的船塢太少太少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從拜登政府開始,美國就在盟友中尋找解決方案,目標落在了日本、韓國和印度身上。美軍已經開始利用這幾個盟國為自己修軍艦。前兩天,美軍的瓦利·斯奇拉號彈藥與干貨補給船在韓國慶尚南道的韓華海洋造船廠完成了為期7個月的大修,返回戰斗崗位。有人做了這艘軍艦修前修后的對比,發現它煥然一新,開玩笑說這是美國軍艦跑到韓國做了個“醫美”。
其實,韓國的造船能力不僅在東亞,在世界范圍內都非常有競爭力。當年,日本、韓國和中國占據了世界造船業前三名的份額,彼此之間份額此消彼長。后來,日本由于人口老齡化、技術工人流失、匯率不穩定等因素,逐步在造船領域失去競爭力。直到今天,中國與韓國包攬了世界民用造船行業新增訂單的前兩名,中國占據了約2/3的訂單,韓國占據了1/3。
然而,特朗普的政策可能會強力扭曲這一趨勢。他提出進入美國的船只不能是中國造的政策,這對中國造船行業的殺傷力不小,但對美國來說也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事情,因為這可能會大幅推高美國的通貨膨脹。在中美競爭中,韓國顯然會撈到好處,特別是韓國的造船業已經因此獲得了相應的訂單。前陣子,一批石油運輸船的訂單從中國造船廠手中轉給了韓國,原因就是特朗普的新政。
韓國造船業不僅瞄準民用訂單,還瞄準了美軍軍艦修理這塊利潤更為豐厚的生意。美軍已經通過韓國的修船廠修出了第一條軍艦,后面恐怕會大量復制。畢竟在韓國修軍艦既能獲得不錯的修理質量,又能有穩定的船期,還能騰出美國本土的船塢來建造軍艦,而根據美國法律,美國軍艦必須在美國本土建造。
然而,韓國為美國修軍艦真的是一本萬利的生意嗎?恐怕不是。作為美國的重要仆從國,韓國在很多軍事決策上亦步亦趨于美國政策,特別是考慮到駐韓美軍的指揮權仍掌握在美國手中,韓國有軟肋被美國掐住,暫時不可避免地為美國進行各式各樣的服務。在這樣的服務中,韓國有可能為美國維修戰損軍艦。但大家想想,戰損軍艦本身就是非常好的靶子。在戰場上沒被打沉,進了船塢后,敵人是否一樣會把它打壞?因此,韓國為美國修軍艦的做法在和平時期無可厚非,但在戰時很有可能引火上身。
要知道,韓國所有的造船廠都在中國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的攻擊范圍內。真打起仗來,韓國恐怕要掂量一下,到底是刀口舔血掙這點錢,還是連自己的造船廠都被中國炸掉。在這樣的選擇下,韓國為美國修軍艦也不是什么特別好的生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