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徹底火了,5.5萬多人報考,較去年暴漲約5000人,創新近八年來的新高。
4月1日DSE將迎來今年的筆試大考,然而還沒大考,3月11日開始的英語口語考試就沖上了熱搜。
6000名考生齊聚考場,先是這緊張的氣氛就讓部分學生發怵,今年的題目更是難到爆。
比如內容涉及到了熱門的奧運熱點,其中包括擊劍選手張家朗(Edgar Cheung)的題目。
據報道稱許多內地考生因為不熟悉香港運動員,更不認識張家朗英文名而影響了答題。
英語口語考試還出現了許多考生不知道的話題,比如「搭棚」,讓考生措手不及,答題更是無從下手。
口試這架勢也讓不少家長開始擔憂起今年筆試的難度。
DSE已經成為中產家庭用更低的分數,把孩子送進名校的殺手锏!
去年就連站在教育行業頂端的張雪峰都透露自己女兒不卷中考、不卷高考依然能隨便上985/211,而這條路就是——DSE通道。
他是先讓女兒讀國際學校,再參加DSE考試申請香港大學,離家近,又安全,教育質量又高,這難道不比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香嗎?
今天給大家簡單講講爆火的DSE。
01
— 灣媽看世界 —
兩類人擠爆了DSE這條升學捷徑!
DSE的爆火,跟兩類人息息相關。
第一類是,新港人。
因為人口問題嚴峻,香港一直在用人才計劃來吸引更多優秀人才來港發展,帶動香港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港府一開始開通人才計劃只是試探性進行,計劃名額都有限,后來直接打開閘門,不斷放寬要求,降低門檻,吸引了一批批新港人涌入。
比如香港優才計劃自2006年推出以來距今已有10多年的歷史了,最開始它是有配額限制的,一年一兩千個名額,2022年港府大手一揮,一年配額4000個,2023年徹底放開限制,還取消面試環節。
于是全球人才都嗅到了政策紅利,蜂擁而至遞交申請。
單就2023年剛不限額的這一年時間,申請數就高達80207人,這比2006到2022年16年申請人數加起來(55657人)還多出近2.5萬人。
這火爆程度無人能敵,2024年的申請量更是在不斷增加。
高才通計劃是2022年年底才實施,以個人年收入和本科學歷為篩選標準,剛推出時首批入圍的內地大學只有9所,到目前內地共有23所大學上榜,合資格的所有名單也增加到了199所。
因為港府的高效率,從2022年底至今年1月底期間,各項人才的申請量已經達到了44萬份,其中超過28萬份已獲得批準,超額完成了港府當初定下的3年引入10.5萬名人才的目標。
為什么說新港人把DSE賽道推到了頂流呢?
因為大概80%的拿到香港身份的新港人都是沖著孩子升學目的來的。
前段時間公布約18萬名抵港人才同時帶了約17萬名家眷,其中包括10萬名18歲以下的受養人子女。
這些新港人原本就是學歷的受益者,對于孩子未來的教育更是十分在意,必然會把DSE這個香餑餑當作升學必選之路。
要么讓孩子以受養人身份拿著DSE成績報考香港八大,享受本地生的低廉學費和港八大30%以上的錄取率,要么拿到永居身份后用DSE報考內地大學。
香港的專家表示,今年DSE自修生突破1萬人的背后大概率是與內地生有關。
第二類人群,疫情嚴重時期,為了安全考慮,從香港或國外回流到內地家庭。
他們的回流,孩子的教育也成了問題。
為了滿足回流家庭的需求,這幾年大灣區港人子弟校、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民辦國際部,甚至是公辦國際部都在開設DSE課程。
這些年不僅深圳在增加DSE學校,上海等地也有新人員加入,比如老牌外籍學校耀中宣布增設DSE課程、松江區愛菊學校也將開設DSE班。
為了讓更多參加DSE考試的學生發揮得更好,最近兩年內地DSE與考學校也在增加。
之前DSE考試只在香港設置考點,內地考生必須多次到港參加考試,非常麻煩。
從去年開始深圳香港培僑書院龍華信義學校和廣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就成為首批DSE大灣區試場,保送了約110名學生以在校生身份參加DSE考試。
內地考場的設立就像是一場及時雨 ,這解決了許多學生直跨境奔波勞累等問題。
今年廣州民心港人子弟學校和東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再次加入DSE與考學校的隊伍。
其中廣州民心學校成為DSE試點考場,雖然東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是“與考學校”,但今年不設考場,東莞暨大考生可去廣州暨大考場考試,不用再以自修生身份去香港考場。
根據香港考評局稱,今年內地考生增加了一倍,約230名考生將在內地參加DSE考試。
02
— 灣媽看世界 —
5.5萬多人報考,DSE有何魅力?
DSE,中文名為香港中學文憑考試(Hong Kong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 Examination),俗稱香港高考,學生完成三年全日制高中課程后,就能參加DSE考試。
DSE這兩年能持續爆火,很大原因是它自身的優勢。
- 首先,DSE國際認可度高,香港、內地和海外大學都接受DSE的成績。
DSE是全球唯一一個可以用中文作答的國際性考試。
通過DSE成績,學生可以申請香港的所有大學,2025-2026學年內地接受DSE考試的大學已經增加到145所,其中就包括清華北大等一眾985/211名校。
海外還有300多所大學也認可DSE成績,比如英國的劍橋大學;美國的耶魯、紐約大學;加拿大的多倫多大學、滑鐵盧大學;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等等。
DSE成績在手,孩子教育路徑選擇多,心里自然就不會慌張,升學的時候孩子的自信心很重要。
- 其次,它的報考人數較少,競爭小,錄取率高。
今年內地高考報考人數達到1342萬人,但根據往年的數據看,985/211大學的錄取率不足10%,甚至只有2%左右。
對比海外大學申請更是不值一提,比如美國紐約大學今年的申請量已經超過12萬人,但是其錄取率只有8%左右,美國藤校的錄取率基本上也都在5%左右。
雖然DSE考試爆火后報考人數已經攀升至5.5萬多人,但相比千軍萬馬的內地高考以及申請人數越來越多的海外高校依然是小巫見大巫。
港籍生用DSE考試成績報考時,只要在語文、英語達到第3級以及數學必修部分達到第2級的成績、公民科合格(簡稱332A),便符合申請的資格。
根據考評局公布的考生表現,去年約有1.8萬名考生獲得「332A」的基本入學門檻,按照香港八大的本科聯招數據,平均1.4人競爭1個席位,錄取幾率非常大!
擁有DSE成績不僅能實現港八大約30%的錄取率,內地名校也能提高到10%左右。
同時皆為英聯邦教育體系,DSE考生考入新加坡、英國、澳洲名校的機會也能達到20%左右。
- 另外,它的難度低,知識點吻合度高。
DSE課程不設置文理分科,共有24門課程,其中核心科目有4門:語文、英語、數學、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其他20多門都是選修科目。
DSE課程百分之七八十的課程知識點與國內普高知識重合,相對于國內普通高中課程而言,除英語以外,其他科目難度遠低于高考,對于基礎扎實的學生有巨大的優勢。
而且DSE考試采取的是「4+2」的模式,即4門核心課程和2門選修,學生選擇四五門課程的成績即可申請大學,這對偏科的孩子十分友好,包容度高。
最后,它不限身份和國籍,所有人都能參加。
DSE考試設置了兩類符合報考資格的學生:在校生和自修生。
在校生又包括兩類,一類是香港本地在讀學生,一類是在內地DSE與考學校讀書的學生。
自修生是報考內地報考DSE的學生或是香港復讀的學生,符合以下三類條件中的其中一個就能以自修生身份報考:
今年報名的在校生有4.5萬多人,自修生人數增長近2800人,是2016年之后,再次突破一萬人。
03
— 灣媽看世界 —
爆火后的DSE出現危機
越來越多中產家庭涌入DSE賽道,這里面的亂象也在顯現。
去年10月澳門科技大學懷疑,有24名內地學生用虛假的DSE成績報考大學,最后經過檢舉直接逮捕了4名學生,剩下的20名學生連夜跑路,還在抓捕中。
因為這次偽造DSE成績和保錄取案件,澳門大學、澳門理工大學等校直接宣布暫停招收內地非高考學生的本科入學申請。
這意味著不僅AP、A-Level、IB課程的學生,就連DSE課程的孩子都無法申請澳門大學了,高考成了唯一的通道。
DSE課程需求增大后,新涌入的DSE學校和機構問題也頻現。
前段時間深圳智胤DSE課程中心(原弘毅高級中學合作辦學點)就被曝資金鏈斷裂,春季學期無法開學,港籍班學生已被清退,那些今年DSE大考的學生前路堪憂。
比這種直接暴雷關停的機構還惡心的是,還有很多隱藏著的黑心機構為了撈黑錢,虛報升學率、虛假包裝師資,或是設置合同陷阱,所謂的保分協議都只不過掩耳盜鈴而已。
社交媒體上就有多位網友爆料DSE機構的黑幕。
有位家長因為臨時要轉軌到DSE,想快點找個補習機構突擊下,很快在網上聯系到了一家,師資和升學吹得天花亂墜,線下試聽課也安排了講得很好的老師。
結果交錢后剛開始課程質量還有保證,后來越來越差,上到第二次課老師就換人了,家長想退費,機構給出一萬個理由來不給退,而且兩個月不到扣了將近10萬元。
還有一位家長在一個國際學校的DSE班上了不到十天課,因為學校課程設置不合理而提出轉學,結果被扣了2.6萬元,相當于一天3000元,他們給出的理由是退費必須按照合同約定來,還以教育局的規定相要挾。
DSE爆火起來也沒多久,市面上真正能搞懂DSE考試的老師或是機構都是少數。
如果家長不擦亮眼睛,必會中了他們的圈套,培訓費打了水漂是小事,就害怕把孩子學習耽誤了。
另外越來越多家庭涌入DSE賽道后,也遭受到了香港本土家長的異樣眼光。
有一些香港家長認為內地學生通過各項人才獲取身份后再讓孩子以自修生身份參加DSE考試就是在鉆政策空子,擠占了當地的教育資源不說,還把這片凈土給污染了。
于是聯名狀告抵制DSE教育亂象,讓港府規范DSE考試的程序并重新定義本地生。
雖然目前還沒有具體的結果,但為了維護各方的利益,未來大概率會有所改變,走這條路的家庭要么趕早,要么做好幾手準備。
04
— 灣媽看世界 —
新港人、回流的港寶增加以及市場的大力宣傳,曾經那個小眾的DSE,如今搖身一變成了無數家庭的名校救命稻草。
對于內地家長而言,如何才能在越來越卷的路上勝出成了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但不敢外部環境和政策怎么變化,想走DSE賽道的家庭,有兩個核心點要牢記。
1. 搞好英語。
英語在DSE考試中的無比重要,尤其是在這方面有弱勢的內地孩子。
從去年DSE考試的成績看,英語是四個核心科目中最難的一向,達到合格線的人只有54.7%,這一科就把無數孩子踢入無法上岸的窘境。
2. 搞定身份。
想靠DSE錄取名校的提前就是拿到香港身份,有了身份,不僅在申請難度上大大降低,如果入讀香港的大學,學費上更是會占據絕對優勢。
現在港八大本地生學費是4.45萬港幣一年,而非港籍生學費是港籍生的三四倍,有香港身份四年讀完書要省四五十萬港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