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老戲骨,朋友們覺得這個稱謂要怎么定義呢?
我認為不光要在演藝界從藝時間長,還要演技在線,有足夠優(yōu)秀的作品和含金量高的獎項。
今天咱們要盤點的這五位老演員,個個都是資歷老、人氣高的老演員。
可是他們卻是當下呼聲最高的演技被高估的“老戲骨”。
也許他們現在正面臨著轉型困難甚至無戲可拍的境況。
1、張鐵林
早年的張鐵林只看顏值也是一等一的帥哥,還是北影畢業(yè)科班出身,肯定是有演戲功底的。
1983年,26歲的張鐵林和龔雪一起拍了《大橋下面》這部電影,得到了金雞獎提名的榮譽。
但是拍戲拍了大半輩子,張鐵林也沒拿個金獎。
1998年《還珠格格》播出了,這部瓊瑤劇可是連續(xù)兩年的收視之王。
整部劇從主角到配角都火了個遍,張鐵林飾演了劇中的皇阿瑪,更是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演員。
但誰曾想42歲的張鐵林的演技就止步于此了。
不論他再演什么劇,都是那個阿瑪味兒,過于依賴肢體語言去表達。
2022年《星河長明》中張鐵林飾演劇中的忠臣界海天,這忠臣的演法竟然也和張鐵林演過的皇帝角色一樣。
挑眉加瞪眼,這傲慢的樣子哪像忠臣,就差沒像《還珠》里那樣抬著下巴說“朕赦你無罪”了。
近年來,張鐵林還在綜藝節(jié)目中頻繁以“老戲骨”自居。
2019 年《聲臨其境》第二季中,他指導年輕演員時反復強調“眼神要凌厲”、“手勢要有力”,這種表面化的表演指導引發(fā)了不小的爭議。
他這個技巧指導真的不是給戲曲演員的嗎?現在哪還有電影電視劇敢讓演員表演這么浮夸的?
2024年,張鐵林和王剛、張國立一起拍的電視劇《老家伙》播出了。
這鐵三角組合直接讓觀眾夢回《鐵齒銅牙紀曉嵐》吶!
有觀眾說鐵三角再度合作很值得看。
如果你看王剛的表演,那種貪圖享受、和張國立針鋒相對的感覺還在。
有和珅的影子,卻又透著教授的儒雅,少了些和珅的奸猾。
無奈張鐵林太讓人出戲,仿佛還在穿著隱形的龍袍,滿滿的“皇阿瑪”做派。
2、楊志剛
自2010年開始,導演劉猛拍的《我是特種兵》三部曲可把軍旅題材劇帶火了。
2012年《火藍刀鋒》播出,還獲得了飛天獎二等獎,搞笑的海軍戰(zhàn)士蔣小魚也獲得了很多觀眾的喜愛。
這么一部別出心裁的關注海軍生涯的作品,連央視都轉播,楊志剛也是徹底走紅了。
此后在《打狗棍》《勇敢的心》《大秧歌》這三部抗戰(zhàn)劇、年代劇中露面,觀眾才逐漸開始懷疑。
為何楊志剛在《火藍刀鋒》里面可是特別會吹牛、開玩笑的諧星,在這幾部劇中卻連說臺詞也跟開了慢動作一樣?
表演方式也過于單一,無論是臺詞節(jié)奏還是肢體動作,都讓人感覺到很明顯的模式化。
尤其是在一些情感戲中,楊志剛表現得往往顯得過于用力,表情變化大,臺詞咬字也特別重。
而且為啥楊志剛也只是拍過兩部劇的新人演員,咋有這么多大劇可以接呢?
2015年,楊志剛和郭靖宇一起上了央視的訪談節(jié)目《光榮綻放》。
看了電視之后大家才知道,原來楊志剛是郭導同父同母的親弟弟,難怪郭導這么捧他。
郭靖宇也公開解釋:
“志剛有語言障礙,很多時候需要后期配音調整。”
但通過2024年的《唐朝詭事錄》這部劇的風評來看,楊志剛的口碑稍微有了起色。
大家終于能承認他確有實力,不再說郭導是位“扶弟魔”了。
雖然楊志剛出道也挺早,在某些角色上的演繹確實可圈可點,但他的演技并未達到“老戲骨”的高度。
3、黃磊
黃磊畢業(yè)于北影,演藝事業(yè)真的能用“順風順水”來形容。
畢業(yè)的第一部戲,就是1990年陳凱歌導演的《邊走邊唱》,可以說運氣也是黃磊實力中的一部分了。
1999年,他在《人間四月天》中飾演徐志摩。
書卷氣和長相都和徐志摩有些相似,而且黃磊戴上眼鏡比徐志摩還要斯文。
黃磊和劉若英、伊能靜強強聯合,最終這部劇贏得了全國觀眾的喜愛。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黃磊的演技似乎也開始走下坡路。
為啥這么說呢?黃磊過于局限自己的戲路,演了太多的家庭劇、情感劇。
和陳數搭檔完《夫妻那些事》,又和海清搭檔《小別離》《小歡喜》,觀眾真的要看膩了黃磊“嘮叨小丈夫”的角色。
這些角色看著是很貼近現實生活,但黃磊的表演方式卻顯得過于單一,缺乏層次感。
而且劇情設置也很懸浮,為啥黃磊的孩子學習好或不好都能考上清華?
別的男明星還能代言時尚產品、珠寶飾品,但黃磊早早就選中了最符合他人設的代言——好爸爸洗衣液,真是與眾不同。
而且黃磊老師還熱愛參加綜藝,“黃我來”“黃大廚”的稱號也是越傳越廣。
頻繁參加綜藝,沒有一點神秘感,這樣當然有壞處。
仿佛他上一秒還在綜藝里給大家炒菜,下一秒提著公文包出現在《縣委大院》的劇情里,實在太出戲了。
出道35年,黃磊老師一個金獎也沒拿到手,提名獎倒是一長串兒。
或許對于黃磊來說,已經不再靠“演員”這個名頭來掙錢,而是用教授、編劇等身份來賺錢了。
4、趙雅芝
2025蛇年春晚,趙雅芝和葉童也攜手出演了節(jié)目,讓觀眾夢回《新白娘子傳奇》。
1954年出生的趙雅芝,優(yōu)雅的氣質和不老的容顏,真的很容易讓人忽略她的年齡。
1978年趙雅芝飾演《倚天屠龍記》中的周芷若,青春貌美的她,演戲也很靈動,比汪明荃飾演的趙敏更加受觀眾喜歡。
1980年趙雅芝和周潤發(fā)主演的《上海灘》,更是直接成為八十年代十大電視劇集的榜首。
然而,自1992年的《新白娘子傳奇》之后,趙雅芝就淡出了演藝圈。
而2020年趙雅芝拍攝了《上陽賦》,時隔多年再次回歸熒幕,卻并未能給觀眾帶來太多驚喜。
在這部打著古裝權謀標簽的劇中,趙雅芝客串了一位長公主。
雖然是配角,可是電視劇第一幕的畫面就給了她。
但是趙雅芝的演技卻讓人難以恭維,搖頭晃腦地說臺詞,演技動作都還停留在《白娘子》時期。
可能觀眾對她的喜愛更多地還是出于情懷,畢竟她是曾經的演藝圈女神。
作為一名曾經紅極一時,還拿過第一屆華鼎獎的女演員,趙雅芝的演技本應有更大的發(fā)展空間。
息影多年再次復出,趙雅芝的名氣越來越高,但卻沒有了與名氣匹配的實力。
被嘲晚節(jié)不保的她,如果想要在演藝道路上繼續(xù)前行,應該仔細挑選劇本,選擇適合自己的角色,認真出演了。
5、周迅
不少人看到這里可能會疑惑,演技被高估的演員里怎么會有周迅呢?
畢竟在2009年,年僅35歲的她就已加冕國內首位三金影后,演藝成就斐然。
2008年《畫皮》中,周迅飾演的小唯將狐妖的鬼魅和癡情演繹得十分完美,電影票房突破7億,她也憑借此角斬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之后她出演的《龍門飛甲》中的凌雁秋、《紅高粱》中的九兒,更是讓她的演藝事業(yè)如日中天,聲名遠揚。
可2018年一部《如懿傳》,幾乎讓周迅失去了在觀眾心中的高光。
有觀眾評價她:
“周迅運氣挺好的,大半輩子了,才被人發(fā)現腦袋空空。”
有人提出周迅過往的成名作品,很多離不開婁燁、徐克、張藝謀等這樣的知名大導演的指導。
對比《甄嬛傳》中孫儷、蔣欣等人,首先周迅在臺詞功底上就不如前兩位科班出身的演員。
在節(jié)目上她透露背臺詞很辛苦,一個橋段最多拍兩三遍。
另外就是演繹的過程,清宮戲相比之前周迅出演的武俠戲,造型上更拘束一些。
但明顯周迅沒有演出后宮妃嬪的端莊優(yōu)雅,強裝少女的畫面也讓觀眾感到十分違和。
許多觀眾因《甄嬛傳》后傳的噱頭和周迅的名氣而對《如懿傳》滿懷期待,最終卻大失所望。
周迅的言行也讓觀眾徹底看清了她的做派。
面對觀眾的吐槽,周迅并沒有承認演技上的不足,竟然選擇了實名舉報網友。
2024年周迅再獲白玉蘭獎,記者問她:
“短視頻時代,很多老劇會被觀眾重新解讀,您作為影視從業(yè)者,是如何看待這種來自觀眾的反復的考驗呢?”
周迅的回應是:
“我覺得現在這個時代就是這個樣子的,這個空間(允許)大家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吧,開心就好。”
她的這番回應,看似豁達,卻未能讓觀眾感受到她對過往作品爭議的深刻反思。
正是看明白了周迅作為一個影后對于表演的輕慢和隨性,因此,盡管周迅再度捧起白玉蘭獎杯,但這次觀眾并不買她的賬。
她就像一個戴著皇冠但一直昂著頭走路的人,如今的處境只有尷尬。
結語
成為老戲骨有多久的路要走?老戲骨的“保鮮期”有多長?
越來越多有實力的新人演員步入演藝圈,觀眾的審美水平也在不斷提高,老戲骨有時候是演員的勛章,有時候也是表演的阻礙。
觀眾對表演的要求早已超越“完成角色”,更是在追求“角色生命”。
那些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的演員,終將被時代的浪潮淘汰。
畢竟,真正的表演藝術,永遠需要突破與創(chuàng)新。
參考資料:
中國新聞網:軍旅劇《火藍刀鋒》登陸央八 反映海軍陸戰(zhàn)隊生活
觀察者網:周迅回應老劇被重新解讀:觀眾開心就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