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里面有這樣一篇文章說的是人生很長,別慌張,別失望。
里面有這樣一段話:“別怕來不及、趕不上、到不了,你努力的每一個當下,就是最美好的年華。”
是啊,別怕來不及,比起過往,前方更值得期待。
雖然有的時候我們因為現實的情況感到焦急,可是不管怎樣都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能夠往前走、往前看。
當然,想要做到這一點其實并不容易,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站在外人的角度去看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化解的。
可是對于親身經歷的人來說,這一切并不是那么的容易。確實,我們每個人都明白很多道理。但道理只是道理。
更多的時候明白道理是沒有用的,我們要明白的是境無好壞,唯心而已。我們真正明白的是要改變自己。
只有真正的明白這一點,我們才能夠不怕來不及、趕不上、到不了。是啊,人生總是會遇到一些起伏的時間段。
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是越挫越勇還是自暴自棄,這一切的境遇想要改變,就需要我們能夠轉變自己的思維。
就好像是史鐵生的故事,在青春正好的年紀,命運卻給了他沉重一擊雙腿癱瘓。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他陷入了深深的絕望與迷茫,甚至一度想要自殺。
在醫院的悉心治療和親朋好友的關懷下,他慢慢放棄了輕生的念頭。只是出院后的史鐵生,一度陷入到情緒低落、脾氣暴躁的狀態。
那個時候對于他來說,生活的出路好像是一片黯淡。在無路可走之際,他搖著輪椅進入了地壇。在這座古老而靜謐的園子里,他開始了對生命意義的漫長沉思。
他曾寫道:“死是一件無須乎著急去做的事,是一件無論怎樣耽擱也不會錯過了的事,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在思考死亡的這個過程中,史鐵生逐漸意識到,生的意義更為重要。他開始在苦難中捕捉生命的美好,用文字記錄下內心的感悟。比如,他在描寫母親時,回憶起母親默默承受自己的壞脾氣,總是小心翼翼地陪伴在旁,那深沉而無言的母愛,成為他生命中溫暖的力量。
史鐵生以樂觀的態度,將自己對疾病、命運的思考融入作品,用手中的筆,在黑暗中為自己也為他人點亮了一盞希望之燈,讓我們看到了在苦難中珍視生命、超越苦難的強大力量。
當然,我們并不是歌頌苦難,只是我們需要明白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要改變自己的心態,轉變自己的思維。
很多時候,覺得我們人生是什么樣的,不是外界的風雨,而是我們自己如何去看待。有時候我們也需要學會換一個角度看問題。
是啊,在生活中如果我們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遇到的問題,我們往往看到的都是片面的。這樣也是沒有辦法解決問題的。
所以,我們在懂得在適當的時間要學會換個角度看待問題,能夠站在外人的角度去思考。這樣我們也就更容易轉變方向。
正如有一句話說得好:“墻,推開了就是門。心,敞開了就是路。”
有時候遇到問題,不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也不是因為自己不夠好。只是因為人生總是有起伏。有些付沒能得到回報,有些事情事與愿違。
越是這樣的時候,我們越是要穩住自己的心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更好的前行。雖然我們不知道未來會是什么樣的。
但是有一點是確定的,只要我們一直不放棄、一直走下去,就會擁有無限可能。所以,別怕來不及,比起過往,前方更值得期待。做個向前看的人,做好每件事情,過好每一天。你想要的,或早或晚,都在路上。
文|明浮生
圖|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