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下午,交大安泰EMBA新春論壇暨入學招生新政發布會順利舉辦。
論壇以“中國經濟與地緣政治:機遇與挑戰”為主題,邀請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黃少卿、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呂守軍和交大安泰EMBA2011級校友、冠石科技董事長張建巍三位嘉賓進行主題分享。
活動期間,交大安泰EMBA入學招生新政正式發布,致遠聯盟戰略合作授證儀式順利舉行。
領導致辭
交大安泰經管學院副院長朱喜為活動致辭。他表示,交大安泰作為中國一流的頂尖商學院,始終與時代同頻、與企業同行,歡迎廣大企業家朋友加入安泰大家庭,共同探索理論與實踐、商學與科技的交融與結合。
EMBA招生新政發布
交大安泰EMBA中心副主任孔維娜帶來2026年入學交大安泰EMBA新政解讀。她表示,在安泰EMBA學習的核心價值有四點,一是系統性思維重塑,二是全球化視野與資源整合,三是實戰和跨界賦能企業增長,四是領導力躍遷與組織進化。孔維娜還對安泰EMBA的項目特色優勢、報考信息、獎學金政策等做了詳細介紹。
致遠聯盟戰略合作授證儀式
在各位領導和來賓的共同見證下,致遠聯盟戰略合作授證儀式舉行。參與本次授證的“致遠聯盟”成員單位包括長三角G60金融服務中心、中國馬來西亞商會、海爾集團、興業銀行上海分行、蔚來、深圳市明源云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星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目前“致遠聯盟”已有30多家生態合作伙伴,相信聯盟平臺會持續吸引具有卓越領導力和社會責任感的行業創領企業及協會并肩前行,賦能商業實踐,共探致遠之道。
主題分享
《2025年中國宏觀經濟的挑戰與應對》 黃少卿
黃少卿結合政府工作報告回顧了過去一年中國經濟的總體情況。他指出,2024年中國經濟圓滿完成了GDP增長目標,外需創造歷史新高。但與此同時,消費和投資增長乏力、企業利潤下降、就業難度增加、財政壓力大等問題也很突出。
黃少卿認為,2025年中國經濟主要面臨提振內需難、外需不穩、地方財政緊張等挑戰,并從宏觀層面分析了政府的應對之策。他強調,經濟政策不能只聚焦于解決短期的問題,還要關注經濟的長期健康增長,防止為未來的發展埋下新的隱患。
對于2025年中國經濟如何突圍,黃少卿認為,一方面,政府要改變經濟增長模式,通過提高效率形成經濟的持續發展動力,通過“投資于人”真正激發經濟的內生活力。另一方面,企業和個人不能過度地依賴于政府的財政政策,還要自己想辦法,尋找自己的突圍之道。
《2025年地緣政治格局與中國的應對策略》 呂守軍
呂守軍首先分析了地緣政治的基本格局。他認為,當前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主要表現為中美貿易戰和俄烏沖突兩大焦點。
呂守軍指出,一方面,自2017年開始美國把中國作為最大的戰略性競爭對手,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國家,在GDP上不斷追趕美國;另一方面,俄烏沖突導致歐洲經濟蕭條,影響全球能源和糧食供應,美國成為最大贏家。
隨著特朗普再次上臺,國際局勢進一步復雜化。呂守軍認為,面對地緣政治挑戰,中國應該從擴大內需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兩方面著手應對策略。同時,還需大力保障能源和糧食安全,推進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參與全球經濟治理。
《求變創新下的競爭力提升》 張建巍
張建巍分享了自己的創業經歷,回顧了冠石科技如何從零開始,一步步成長為半導體行業的領軍企業。他認為,沒有完美的開始,成功的關鍵在于堅定地邁出第一步,并在行動中不斷調整與改進,激發內在潛力,機遇稍縱即逝,惟有果斷決策、勇敢行動,才能抓住先機走向卓越。
談及在安泰EMBA的學習收獲,張建巍表示,自己在安泰學習了科學的管理方法、拓寬了戰略思維、提升了戰略眼光,也堅定了他帶領冠石科技走向IPO的信心和決心。
作為交大安泰南京校友聯誼會的首任會長,張建巍表示,將與南京地區校友攜手,加強校企合作、人才引進、資金捐贈、資本對接,為母校的發展做出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