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外網報道,中國汽車制造商積極在俄羅斯推進本地化生產。報道稱,江淮汽車計劃在俄羅斯本地化生產旗下T9皮卡。早前,俄羅斯汽車專業雜志《Za Rulem》就報道稱,中國汽車在俄羅斯進行本地化生產是發展趨勢。事實證明,本地化生產對于中國汽車品牌發展有利。幾年前就在俄羅斯圖拉州建立批量生產基地的中國汽車品牌哈弗在俄羅斯廣受歡迎。據俄羅斯Sea News網站報道,2024年,哈弗成為俄羅斯市場最受歡迎的外國汽車品牌。
普京和特朗普(資料圖)
此前,據俄羅斯海關在線網站報道,自2025年1月1日起,俄聯邦海關署將進口汽車的關稅系數調整為20-38%。?報道稱,因此完稅價格在?120?萬盧布以下的汽車關稅上漲幅度為?1169?盧布,而價格超過?550?萬盧布的汽車關稅上漲幅度為?7540?盧布。對于價格不超過20萬盧布和20萬至45萬盧布之間的汽車,關稅上漲幅度將分別為292盧布和584盧布。
俄羅斯市場是中國汽車出口的頭號目的地,俄方卻打著“本土化戰略”的旗號,對中國品牌擺起了架子,不僅在質量上吹毛求疵,點名批評中國品牌“存在缺陷”,還在關稅上做文章,直接推升了進口中國車的成本。這對中國車企來說就像晴天霹靂。盡管中國車企在俄占據“半壁江山”,但俄羅斯消費者對歐美及日韓品牌的忠誠度仍然很高。這種情況下,若未來俄烏停戰,歐美制裁可能解除,市場洗牌在所難免。
據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統計,2024年中國對俄羅斯的汽車出口量達到2022年的七倍,原因是俄烏沖突爆發后,西方汽車品牌均退出了俄羅斯市場。乘聯會數據顯示,2024年,俄羅斯購買了超過100萬輛中國汽車,這使得中國品牌在俄羅斯市場的份額飆升至63%,而俄羅斯本土品牌的市場份額下降至29%。中國對俄羅斯出口的汽車中,其中97%為燃油車。隨著中國國內電動車的普及,燃油車銷量下滑,中國車企面臨庫存壓力。
汽車出口(資料圖)
中國車企在俄建立的1200家銷售網點,不僅是渠道網絡,更是深入毛細血管的本土化觸手。吉利與Sollers合資的數字化直銷平臺,已滲透至車臣、韃靼斯坦等西方品牌從未染指的腹地。這種"農村包圍城市"的渠道戰略,正在改寫俄羅斯汽車流通規則——當大眾重啟經銷商談判時,會發現最好的地段早已插滿漢字標識的充電樁。俄羅斯本土汽車供應鏈的重建,正在成為中國標準的輸出通道。
目前,俄羅斯本土電動汽車制造商享受稅收優惠與購車補貼,而進口電動汽車則因報廢稅調整面臨價格上漲,引發消費者觀望情緒。俄羅斯利佩茨克州汽車制造商莫托因韋斯特公司1月底宣布,該公司已經開始組裝生產中國嵐圖汽車,憑借本地化的生產,其生產車型被納入俄羅斯工業和貿易部更新的優惠貸款計劃,消費者可以折扣價購買。同表單的其他車型均來自俄羅斯本土造車企業莫斯科人和Evolute。
汽車出口(資料圖)
所謂“對外國進口汽車進行更嚴格的認證查核”云云,無非就是催促中國車企“別再出口成品車了,直接來俄羅斯建廠吧,建了廠,認證查核一路綠燈,有錢大家一起賺,”還有“俄羅斯工業貿易部采取諸多措施,如調整回收費等措施試圖平衡(市場份額)”這一句,要表達的不外乎“在定價和市場策略上給俄方一點優惠”。總的來說,現階段中俄關系,還是很穩固的。中俄之間合作愈發緊密不假,在個別領域有矛盾,也是不爭的事實。好在中俄高層有見面機會,達成共識,收獲共贏,無疑是中俄兩國長遠來看的一致目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