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軍工出口方面限制相當寬松,目前已轉讓的最先進技術之一,當屬向白俄羅斯轉讓的A200遠程火箭炮技術,稱為:“波羅乃茲”。關于這個轉讓項目,讓許多人感覺很是奇怪,中國與白俄羅斯的關系似乎不是非常密切,白方卻以前所未有的優惠待遇,不僅是完全轉讓,還可以追加后繼的技術。還有一點,這款遠火連我軍自已都沒有列裝,為何技術卻完整轉讓給白俄羅斯?其實,原因很簡單,白俄羅斯方面對我們也一樣大方,轉讓了多項先進技術給中國。
核導彈(資料圖)
早年因為技術不過關,自行研制的產品只能算是勉強夠用。到2018年前后,新的技術悄然進入了國內,聯通很多配套的設施也都一并來了。這些新技術背后的主人,就是白俄羅斯。一些公開的資料顯示,我國轉讓的技術中,很多都是新開發出來的,一些技術設備我們自己都還沒有使用。不過在另一方面,世界上成熟掌握特種輪式底盤技術的國家也屈指可數,白俄羅斯在這方面的技術水平世界聞名。
中國以前用卡車牽引一個累贅的大拖車,分為全掛車和半掛車,全掛車牽引為普通載重汽車,可掛2輛掛車,但行駛穩定性差,易發生側向偏擺,也不能通過狹窄的急彎,半掛車行駛時穩定性較好,載重量大、容易操作,早期的“東風"-21中程導彈、“東風"-31洲際導彈均采用牽引-半掛車,通常導彈藏在洞庫內,而半掛車高度低,也方便進出洞庫,也可在高等級公路機動,但半掛車在惡劣路面條件下受到牽引車附著重量的限制,不能發揮驅動力,爬坡能力差。
就在中國導彈運載車的研究,再次陷入瓶頸的時候,白俄羅斯主動伸出了橄欖枝。當時,蘇聯已經解體,白俄羅斯繼承了明斯克汽車,蘇聯著名的“白楊洲際導彈”的導彈車就是該工廠生產的。于是,白俄羅斯送圖紙、派專家,總之盡全力幫助中國研制出了25噸級的TA-5450越野車,成為中國多款導彈的發射車。在白俄羅斯的幫助下,中國最后掌握了M A Z-7907導彈車的技術,是俄羅斯白楊-M洲際導彈同款,最后用在了東風-41洲際導彈上。因此,對于中國火箭軍的發展,白俄羅斯功不可沒。
核導彈(資料圖)
而以前在蘇聯時代,白俄羅斯還能通過賣賣資源和糧食來取得不錯的生活條件,但被北約集團針對后,它國內的生活水平就明顯下降了。有數據顯示,蘇聯解體后,白俄羅斯經濟陷入衰退,到了1994年,白俄羅斯的國內生產總值、工業產值和農業產值分別下降12.6%、17.1%、14.1%,成為從蘇聯獨立的國家中經濟最差的。就這樣,我國出手相助了。在我們的積極幫助下,白俄羅斯慢慢擺脫了經濟低迷的情況,且有穩中向好的發展趨勢。白俄羅斯國內情況好轉后,就與我們保持了友好往來。
目前中國“東風-31A”洲際彈道導彈、“東風-21C”中程導彈、“長劍-10”巡航導彈和“東風-11”戰役戰術導彈都在使用新型牽引車。此前在1998年,中國已在白俄羅斯明斯克輪式牽引車制造廠的參與下,成立了一家聯合企業,生產大載運量重型底盤,還可用于開采業、林業和農業,年產量可達300臺。俄羅斯戰略研究所研究員、軍事科學副博士弗拉基米爾-卡里亞金撰文指出,中俄爭奪前蘇聯國家經濟、軍事和政治影響的斗爭一直在隱秘進行,白俄羅斯就是戰場之一。
普京(資料圖)
在此之后的10多年時間中,中國陸基戰略武器的機動性飛速提高。在2012年,兩國再次達成軍事合作,由中國向白俄羅斯提供A-200遠程精確制導火箭炮的全套生產技術,并配套搭載M-20戰術導彈,已經跨入戰略武器門檻。此外,針對中國極其罕見的技術出口,坊間一直有觀點認為,是白俄羅斯方面提供了壓箱底的超重越野底盤技術,兩者各取所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