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私域直播成為收割機,保健品變成話術道具,這場以"健康"為名的資本狂歡正在透支整個行業的信用根基。是時候撕開遮羞布,讓真正做健康服務的人站出來了。
私域直播本無原罪,是鐮刀們讓它背了黑鍋
私域直播本該是精準服務的利器:
1、能直接觸達需要調理的三高人群;
2、能實時解答中老年養生困惑;
3、能建立家庭健康檔案的長期追蹤。
可現在呢?
某些直播間把"1對1服務"變成"1對100洗腦",把"社群運營"搞成"信息繭房",用七天速成的話術模板,把黃芪說成仙草,把蛋白粉吹成抗癌神藥。這不是營銷創新,這是把手術刀改造成了殺豬刀。
保健品不該背鍋,貪婪的人心才是病灶
我們見過真實案例:
堅持服用正規魚油3年的老人,體檢報告血脂指標持續優化;科學補充鈣維生素D的阿姨,骨密度比同齡人高2個等級等。
但當299元的"南極磷蝦油"出現在沒有冷鏈的直播間,當"三天降血糖"的虛假承諾配上PS過的檢測報告,這些害群之馬摧毀的不是某個產品,而是整個"治未病"理念的公信力。
三大行業毒瘤
數據造假工業化
1、群控軟件偽造萬人圍觀;
2、AI換臉技術制造"專家背書" ;
3、虛擬發貨規避售后追責。
健康焦慮貨幣化
1、用體檢報告恐嚇營銷;
2、把慢性病調理偷換成治療承諾。
服務鏈條斷裂化
1、只管成交不問復購;
2、沒有專業的營養師和健康管理師跟蹤指導;
3、規避產品責任追溯。
回歸健康服務行業的"本質"
專業是底色
服務人員持營養師或健康管理師證服務全流程,建立用戶健康數據動態模型等。
真誠是本色
明確告知客戶"保健品不是藥品" ,公開原料溯源和成品檢測報告,設置無理由退換期等。
長期主義是主色
用五年甚至更長周期看待客戶生命周期價值,建立家庭健康管家服務體系等。
當潮水退去,最終留在沙灘上的不會是收割機,而是建起健康堡壘的人。這個行業需要的不是更聰明的話術,而是更笨的服務;不需要更快的變現,而是更慢的積累。畢竟我們賣的不是商品,是客戶后半生的健康托付。
如果你是那個凌晨三點還在整理客戶體檢報告的營養師或健康管理師,如果你是為學習研究某個產品和方案,拜訪了幾位醫生,請轉發這篇文章——讓我們找回這個行業該有的尊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