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電子寵物又火了。
像Moflin、LOVOT、Ropet這樣的電子寵物,沒有實用的功能,卻受到了很多年輕人的追捧。
LOVOT、Ropet
自電子數碼時代以來,人們尋求虛擬陪伴的腳步就沒停下過,從二次元變為現實,不斷滿足人們對于情感陪伴的需求。
電子寵物也在進化,未來,機器人將陪你慢慢變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電子寵物。
世界上最早的電子寵物,是1996年由日本萬代公司推出的Tamagotchi“拓麻歌子”。
外殼呈蛋形,只有三個按鈕和一個黑白屏,一經推出迅速在全球范圍內流行起來,成為了不少80、90后的童年回憶。
Tamagotchi
后來,日本還生產了數碼暴龍機、任天堂Nintendogs、旅行青蛙等風靡全球的虛擬寵物。
受二次元文化影響,日本對電子虛擬陪伴產品的探索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旅行青蛙
騰訊于2005年推出的QQ寵物,是很多中國90后“人生的第一只電子寵物”。
用戶可以在寵物社區中完成喂食、洗澡、看病、打工等個性化任務。
QQ寵物
這些寵物,僅活動于屏幕畫面內,與人所在的真實世界并無實際交集。
隨著AI技術與硬件設備的發展,電子寵物分化出了寵物機器人的賽道,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不僅擁有實體化的硬件,還長出了更智慧的“頭腦”。
日本索尼公司1999年推出的AIBO機器狗,被認為是寵物機器的先驅。
索尼AIBO機器狗
AIBO外形設計仿照小狗,內置了先進的運動控制系統和智能技術,能夠感知周圍環境并與用戶互動,還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例如搖尾巴、發出吠叫聲等,同時根據用戶的反應和習慣調整自己的行為。
初代AIBO定價在2500美元左右,后來因為索尼經營策略轉變而停產,但它證明了高端寵物機器人商業化的可能性。
對比傳統寵物機器人,近些年市場上的電子寵物更多的是“AI+毛絨玩具”。
像Moflin、Ropet、Cupboo咘咘和Mirumi等產品,擁有仿生的皮毛、圓圓的大眼睛,外形呆萌、可愛,還有各種情緒,讓人第一眼就忍不住擁抱。
Moflin
比如Moflin,像一只小倉鼠和小兔子綜合體,當你輕輕撫摸它時,它會開心地發出“吱吱”的聲音;如果你長時間不理它,它就會生氣,發出低沉的嘆氣聲,讓你忍不住多關心它。
LOVOT被稱為富人玩具,售價高達6萬元。
之所以貴是因為它的絨毛采用比真毛更柔軟的材質,眼神交互精細到瞳孔縮放,把擬真感做到極致。
LOVOT服裝
這還不止,LOVOT衣服的價格在700-1500元之間,每件衣服都內置了芯片,只要給LOVOT換裝,它就會非常開心。
這也吸引用戶持續為寵物消費。
隨著人們對寵物機器人需求的增長,市場還在不斷細分。
不同于毛絨玩具的仿真性,像小米的CyberDog 2、宇樹科技的Unitree Go2等抽象型寵物機器人,通常擁有金屬外觀,脫胎于生物特征,科技感更強。
比如,CyberDog 2不僅能夠像真狗一樣靈活地奔跑、跳躍、轉彎,還能走太空步、后空翻;能識別主人的行動軌跡和聲音,主動跟你打招呼、玩耍,就像你的貼心小跟班一樣。
CyberDog 2
從早期通過與屏幕內的寵物進行簡單的互動,到完成個性化的游戲互動,再到擁有仿真的外形和情緒流露。
電子寵物仍然在持續進化。
電子寵物流行的內在邏輯,與寵物經濟基本一致。
城市化與老齡化的發展催生孤獨經濟。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國“一人戶”的數量從2010年的6709萬戶增加為2020年的1.25億戶,10年增長了1.15倍,一人戶占家庭戶的比重10年來提升了10.86個百分點。
中國“一人戶”的數量變化情況
背井離鄉、長期獨處、缺乏親密陪伴、多重壓力等原因都會加重人的孤獨感。
近年來,中國互聯網關于“療愈”、“治愈系”話題的搜索激增256%。
空巢群體更愿意將情感寄托在寵物身上,借此來獲得精神和心理的慰藉。
科學研究證明,“陪伴”能讓大腦釋放內啡肽、催產素等激素,減輕壓力、緩解焦慮和孤獨,讓人感到幸福。
因此,寵物行業一直在逆勢增長,成為“逆周期”行業。
數據顯示,2015年到2024年,我國城鎮寵物消費市場規模從978億元飆升至突破30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12.98%。
養寵物,要有條件,既需要空間,也需要付出必要時間與金錢。
對不具備養寵條件的人們來說,電子寵物就成了理想的替代品。
一方面,更好“養活”。
養一只電子寵物不需要進行喂養、洗澡、遛彎等日常照料,就算不小心養“死”了也可以重啟“復活”,不用經歷生老病死等情感創傷,簡直無痛養寵。
既省心省力,又能體驗養寵樂趣和長久的陪伴。
另一方面,比寵物更“懂”主人。
相比真實寵物,AI賦能的電子寵物不僅帶來觸覺與視覺輔助下逼真的情感體驗,還能通過算法提供定制化的情感支持,用戶獲得的是專屬于自己的“定制寵物”。
和寵物一樣,它不需要說話就能治愈人心。
AI技術為電子寵物提供了最核心的“生命體模擬”,包括最基礎的仿真外觀、體溫和呼吸。
此外,還有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的表達,情緒的流露。
比如,LOVOT可以隨意移動,當被人抱起的時候它就會收起下面的輪子,像個可愛的小嬰兒一樣依偎在懷里。
比如,Moflin在被主人撫摸或擁抱時,會表現出快樂和有安全感;而如果長時間未被關注,它則可能顯得焦慮、憂傷,從而激發人的關心欲。
LOVOT陪伴孩子
電子寵物最智能的地方,是定制化情感互動,進行主動的情感反饋、自主學習。
以Ropet為例。
它會主動關心主人。
情緒識別引擎可以分析用戶的情緒,包括通過攝像頭捕捉主人的面部表情,利用聲音傳感器分析主人的語調變化,當發現主人不開心時,它會揮揮手主動給予安慰和擁抱。
它還會自動適配主人。
自適應學習算法賦予Ropet記憶,它會記錄主人的習慣,如偏好的互動方式、作息時間,然后調整優化自己的行為模式,還能通過Wi-Fi連接ChatGPT進行深度對話。
Ropet
這種基于算法模擬產生的情感連接,讓人不禁產生“它好懂我”的感嘆。
和真實寵物互動時,人們投入的情感越多、彼此之間形成的關系就越加深厚,越付出就越感到幸福。
同樣地,電子寵物會隨技術迭代而實時“進化”,認知能力和情感交互能力不斷升級。
互動得越多,電子寵物就越懂主人,就能提供更個性化的服務,從而形成反復的交互循環。
2023年,電子寵物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
MarketsandMarkets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AI寵物市場規模為11.9億美元,預計2030年增長到35.1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15.1%。
這不僅表明了情感連接和情緒價值的重要性,也預示著電子寵物市場的繁榮發展。
隨著應用場景的擴展,未來,電子寵物將向陪伴機器人進化。
根據數據,全球陪伴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從2023年的750億元人民幣增長到2029年的3043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率高達25.56%。
全球陪伴機器人市場規模
面向各種人群的陪伴機器人成為藍海新賽道。
就拿發展潛力最大的養老市場來說。
2024年,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3.1億人,占全國人口的22.0%。預計到2035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
當下,全國養老護工缺口達550萬,養老機器人蘊藏著百億的市場規模。
比如,優必選針對養老康復推出了5款機器人,其中陪伴機器人“優頤然”能給老人簡單遞送、提醒用藥,還有視頻巡邏、視頻通話等功能。
機器人“養老”已經照進現實。
優必選輔助行走機器人輔助老人行走
在醫療領域,機器人可以作為自閉癥兒童的專屬玩伴。
比如,機器人醫生Kasper,它內部裝有獨特的程序,可以順利與自閉癥兒童進行溝通,協助他們發展社交技能,減少精神崩潰的隱患。
在教育領域,可以化身為智能學習助手,根據孩子的年齡、興趣愛好和學習進度,精準推薦個性化的學習內容。
誠然,受技術和成本影響,陪伴機器人的滲透率還不高。
隨著技術迭代、規?;a和供應鏈優化,陪伴機器人的成本正在逐步下降,普及率也將越來越高。
未來,機器人將陪你到老。
● 參考資料:
1.《“愛與機器”交織的未來:陪伴機器人撬動情緒價值市場》,EqualOcean
2.2024年電子寵物市場現狀分析:全球電子寵物市場規模將達3500億元,中國報告大廳
3.《機器人養老,離我們還有多遠?》,央視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