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調整核心解讀
- 取消主動介入機制
自3月下旬起,1688將不再對“收到貨后商品品質問題僅退款”主動介入處理。此前平臺可無需商家同意直接退款,調整后糾紛判定權交還商家,僅對符合信用資質的買家由平臺出資補貼(如15元以下小額商品)。 - 雙重信用評價體系
平臺引入買家信用評估系統,通過歷史交易記錄、投訴率等維度篩選誠信用戶。對于高信用買家遭遇商品質量問題,平臺將直接補貼并免除退貨流程;低信用用戶需與商家協商解決。 - 商家申訴權益升級
商家對異常退款可啟動AI輔助申訴通道,系統通過物流信息、開箱視頻等大數據自動生成證據鏈,申訴成功率較舊系統提升40%。
二、行業治理背景與動因
- 惡意退款泛濫現狀
據電訴寶統計,2024年電商領域33.96%的投訴涉及“僅退款”濫用,部分買家利用漏洞實施“薅羊毛”行為,導致商家日均損失超40萬筆訂單。 - 政策監管導向
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市場監管總局明確要求平臺需規范“僅退款”適用范圍,制止“款貨兩空”現象。1688此次調整與淘寶、拼多多等平臺形成政策聯動,共同遏制行業亂象。 - B端生態特殊性
作為國內最大B2B平臺,1688日均處理超200萬筆企業采購訂單。工業品、原材料等特殊品類因退貨成本高,更需精準的糾紛處理機制。
三、用戶操作指南與影響
1.消費者應對策略
- 建議開箱時錄制完整視頻作為憑證
- 優先選擇帶“平臺質檢”標識的商品
- 累計信用分可享快速賠付通、
2.商家運營調整
- 生鮮、易損品賣家需強化包裝
- 建議購買平臺推出的“糾紛風險保障險”
- 店鋪綜合體驗分≥4.8分可豁免部分審查
四、專家觀點與未來展望
艾媒咨詢CEO張毅指出,新規標志著電商平臺從“消費者單邊保護”轉向“買賣雙方動態平衡”。預計到2025年底,AI智能判責系統將覆蓋90%以上糾紛,處理時效縮短至2小時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