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梳子姐
任何數據都會有水分,都有可能撒謊,只有人口數據是最誠實的。
最近,山東、江蘇、四川、浙江、安徽、廣西、江西、福建、貴州、甘肅、海南、青海和陜西等13個省份發布了2024年人口數據。
不出意外之料,規律還是那個規律,中西部省份常住人口負增長,反之東部沿海地區人口正增長勢頭明顯,其中浙江的數據最好看,常住人口增加了43萬人。
常住人口增長,與出生率沒有直接關系,主要靠外來人口流入來實現的,并且流入的外來人口大多以青壯年為主,而且受教育程度相對較高。
這就意味著,常住人口增長越高的地方,經濟活力越強,人們的幸福指數越高。
2000多年前,孟子講過一段非常經典的話,他向梁惠王陳述了什么是強國之道:
“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賈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如果做工的、務農的、經商的、讀書的都想到這個國家來,那么這個國家就是強盛的,反之就是衰敗的。
一個地域富強與否不在于占有多少土地,關鍵看有沒有吸引力、凝聚力,能不能吸引到最具活力的人口。
所以,浙江的經濟活力如何,不需要什么復雜的論證,看看人口凈流入的數量便一目了然。
然而令人感到無比意外的是,山東卻以42.8萬的人口減少數高居13省之首,這就讓人看不懂了。
山東是人口大省,傳統意義上,大家一貫認為山東人傳宗接代意識強,愛生孩子,哪怕是罰得傾家蕩產、東躲西藏也會想方設法多生個孩子。
與此同時,山東人也安土重遷,若不是生活所迫,不會輕易遷徙,然而這一局面近些年被打破,人口流失傾向尤為明顯。
據統計,2014-2024年十年間,山東凈流出人口總量超過250萬,相當于搬空了整個威海市,2019年山東人才流失率居全國第一。
其中,2022年山東常住人口減少7.2萬人,2023年猛增到39.82萬人,直至2024年的42.8萬人,三年合計減少89.82萬人。
說實在的,這些數據真的有點嚇人,更值得檢討反思。
前段時間,有個移民到新加坡、叫“湯姆張”的山東人,對老家的營商環境和傳統文化進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結果引來當地主流媒體的反擊,將其稱為“黑子”。
“湯姆張”的言論或許有偏激之處,但用人口流失數據進行佐證對比可以發現,與其批判吹毛求疵的“黑子”,不如多找些內在問題,下力優化生存環境,真正拴心留人,用人口增長和經濟活力來說話。
“民之為道也,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
孟子始終認為,人口流失的根本原因是仁政未施,民心未得,只要保護好個體經濟的發展,維護好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人口增長便是必然結果和應有之義。?
人口問題只是表現現象,背后是經濟,是民生,是仁政,這個定律放到哪里都是適用的。
- 完-
筆不阿貴,文不奉承
Liurushi202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