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爾之春》
為理論上的紀實感花費了太多不必要的功夫,卻又在一些關鍵節點采用機械降神來制造緊迫,導致本就復雜而分散的人物關系顯得更加臃腫不堪。拋開電影的故事上那些政治向和歷史意義來說,這一百多分鐘看得我腦仁疼,所有人都跟打了雞血一樣吵吵嚷嚷了兩個多鐘頭,連帶我對黃政民也已經疲乏到極致,感覺他幾乎近幾年所有角色都是一直在重復自己的歇斯底里和吹胡瞪眼。
2.《外星+人》
陣容華麗制作精良的爛片,能看出導演的中二魂和野心,但啥都往里放各種元素大亂燉,真的全程嘆氣加扶額啊,有時做做減法會更好,另外怎么這幾年這么流行觸手扮演啊,還有廉晶雅和趙宇鎮的部分很“聊齋”的感覺,怎么看怎么不像韓國古文化里有的東西。究極縫合怪,但類型雜糅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太長了,節奏不好,而且一些概念還交代不清。
3.《犯罪都市4》
一拳超人跨國抓捕境外電詐大佬,前面三部的反派把中日韓的癲狂黑道們都拍了個遍,第四部另辟蹊徑,開始玩電詐追緝了。探案的部分中規中矩,爽感還是要靠一拳超人的“怪物拳頭”打出來。所以反派和一拳超人一對一的最終決戰,依然是保留戲份,不過也實在玩不出什么花樣了,不管過程有什么花活兒,最后都是一兩拳邦邦搞定,這次還補了一下膝撞。
4.《破墓》
一個發生在韓國的故事,講述了美籍韓人的韓奸祖先死不瞑目殘害后代,背后隱含的是日韓的仇恨,法術環節運用了中國的風水,中國的文字,表達了中日韓三國文化一脈相承,體現了韓國抗日情結,最終達成了只有觀眾受傷的世界。等不來《猛鬼街》重啟,無效的推理求證溯源,韓國片總習慣將一切類型趣味套上寫實風的濾鏡,也許是現實社會實在假的一批,唯有在電影里找回實感。
5.《芭蕾復仇曲》
太扯了,導致可信度太低以至于讓人覺得這只是那個芭蕾舞演員臨死前的幻想罷了,為塑造一個能打能殺能開槍的女性,用極其弱智的劇情,夸張的表演,三流的動作場面,塑造一個復仇的女性,看的讓人直腸癌發作。以女性以暴易暴對抗男權社會的價值觀可以理解,但是眼見花拳繡腿的女主角吊打肌肉男還是會激發對于「手撕鬼子」般離譜的不適感,用癔癥的幻想方式宣泄情緒之外一無是處。
6.《蜘蛛網》
非常惡劣的電影,是怎么有信心靠這種小品級別的鬧劇風格撐起所有表達的?唯一能看的只有致敬金綺泳的黑白部分,元電影的載體僅僅只作為解構的工具,本應看到的對電影的癡迷與愛在一次次插科打諢和反轉中消弭殆盡,對審查的抨擊也只停留在人畜無害的調侃。所以,拍這樣一部電影,有何意義?只能看做是導演對于本國傳奇電影和電影人的消費,敷衍而輕浮的創作態度。
7.《混凝土烏托邦》
反烏托邦末世片,以為是災難驚悚片,結果老老實實拍了個講人性的劇情片,關鍵是也沒講出啥新的東西。危機設置得蠻敷衍、情節設計得很潦草,房產焦慮和新冠封鎖恐懼的利用差了一點意思,結尾才帶來一點,叢林法則人性拷問這一塊也跟大多數韓國喪尸片沒啥區別,甚至比《一出好戲》還要簡單,看了兩個鐘頭最可信的就是李秉憲的表演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