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遼寧省衛健委、遼寧省教育廳、遼寧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中醫館建設 加強中醫醫師配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圖源:遼寧省衛健委
通知要求,各地要在轄區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中醫館全覆蓋的基礎上,不斷鞏固、完善中醫館建設。
《通知》圍繞鞏固建設成果,加強中醫館服務內涵建設、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各方責任、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著力解決中醫醫師配備問題等三方面謀篇布局,著力加強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
一、鞏固建設成果,加強中醫館服務內涵建設
各地要在轄區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中醫館全覆蓋的基礎上,不斷鞏固、完善中醫館建設,對由于行政區劃調整、機構改革等原因合并及新建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要及時完成中醫館建設,確保基層中醫藥服務沒有漏洞、不留死角。
要進一步加強中醫館服務內涵建設,推動有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參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中醫館服務能力提升建設標準》(國中醫藥綜醫政發〔2023〕5號)要求,加強中醫藥人員配備、中醫藥技術服務提供和中醫設備配備等。
二、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各方責任
提高站位,加強部門協作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中醫館是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人民健康為中心,進一步利民惠民,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的重要舉措,是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弘揚中醫藥文化的前沿陣地,是鄉村振興和健康遼寧建設的必然要求。
各級衛生健康、教育和人社部門要充分認識此項工作的重要意義和重要性,強化組織領導,加強部門協作,衛生健康部門要解決好中醫館設置和中醫醫師配備中的困難問題,教育部門要落實好中醫藥人才培養相關政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落實好職稱評聘、人才招聘、薪酬待遇相關政策,不斷提升我省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
摸清底數,建立動態監測機制
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對轄區內中醫館的設置、中醫醫師配備等情況進行調查摸底,對未設置中醫館、未配備中醫醫師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建立臺賬,查找原因,研究對策,逐一提出解決措施。遼寧省衛健委將建立動態監測機制,對未設置中醫館、未配備中醫醫師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每季度監測一次,各市要及時督促指導相關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加強中醫館建設。
壓實責任,強化督導考核
各地、各部門要各司其職,壓實責任,解決好中醫館設置,特別是中醫醫師配備中的困難問題。縣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是設置中醫館、解決中醫館人員短缺問題的責任主體,主要負責同志作為第一責任人,要統籌調配轄區內中醫力量,并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加快推進中醫館建設和中醫醫師配備,確保每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都設置中醫館,每個中醫館都配備中醫醫師。
各市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加強對縣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的指導、督促、檢查。各地要強化督導考核,將中醫館設置、中醫類別醫師占比等指標列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評價和績效考核等重要指標。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積極爭取相關部門支持,推進中醫館建設,落實好中醫館中醫醫師配備有關要求。省衛生健康委將持續跟蹤各地中醫館建設,特別是中醫醫師配備情況,適時印發通報,對落實不力的地區衛生健康委主要負責同志進行約談。
三、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著力解決中醫醫師配備問題
各地要加強基層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按照培養一批、招錄(招聘)一批、縣域內調劑一批、對口支援一批、名醫工作站下沉一批等要求,采取有力有效措施,解決好中醫館中醫醫師配備問題。
擴大基層中醫藥人員供給
一是堅持按需招生、以用定招,根據人才需求和醫學教育資源狀況,合理確定中醫學類、中西醫結合類專業招生計劃,逐步增加中醫(全科醫生領域)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探索做好中醫專業農村訂單定向培養免費學生工作。
二是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招聘引進的醫療衛生人才實行“縣管鄉用”人才管理模式,新招錄的中醫醫師由縣級中醫醫院或區域醫共體統一管理,人員安排重點向中醫館傾斜。
三是同級事業單位人事綜合管理部門積極配合做好相關事業單位中醫醫師公開招聘,指導簽訂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聘用合同并按規定辦理崗位聘用備案。
四是鼓勵縣域內愿意長期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的人員通過師承方式學習中醫,依法取得中醫醫師資格后到人員短缺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注冊執業。鼓勵中醫(專長)醫師在中醫館內按照注冊的執業范圍提供中醫藥服務。
五是大力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進一步加強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中心建設,強化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培養一批能夠規范操作中醫藥適宜技術的人才。
推動中醫醫師向基層流動
一是依托縣域醫共體建立上級醫院中醫醫師定期到醫共體內中醫館提供服務的長效機制,實現醫療資源、服務和技術向醫共體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下沉共享。
二是落實服務基層制度,中醫醫師晉升副高級職稱應當有累計1年以上縣級以下或對口支援的醫療衛生機構提供服務的經歷,鼓勵其優先在人員短缺的中醫館提供服務。建立健全對口幫扶工作機制,統籌安排轄區內二級以上醫院中醫醫師通過中長期派駐、定期坐診等形式對中醫館進行對口幫扶。鼓勵退休中醫醫師到中醫館執業。
三是做好高層次人才、急需缺人才引進工作。
四是在縣級中醫醫院及基礎條件較好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開展名中醫工作室基層工作站建設試點工作,發揮國家級、省級名中醫工作室引領和輻射作用,促進優質中醫藥資源下沉,培養基層中醫藥人才,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特別是中醫館內涵建設。
完善基層中醫醫師發展政策
一是放寬長期服務基層的中醫醫師職稱晉升條件,鼓勵單獨設立基層職稱評審委員會或評審組,對基層一線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探索實行“定向評價、定向使用”,對長期在基層服務、業績突出、表現優秀的中醫醫師,可適當放寬學歷要求,同等條件下優先評聘。凡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工作的中醫醫師,可提前一年參加相應專業的中級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晉升高級職稱對論文、科研和職稱外語不作要求。
二是根據我省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學科建設和工作實際,建立崗位結構比例動態調整機制,科學、合理調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的高級專業技術崗位比例,重點向經中醫全科專業規范化培訓合格的醫師傾斜。對本科及以上學歷、經中醫全科專業規范化培訓合格并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的,可直接參加中級職稱考試,考試通過的直接聘任中級職稱。
三是落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分配政策,合理核定績效工資總量和水平,完善內部分配制度。在薪酬待遇、進修學習等方面向關鍵崗位、業務骨干和作出突出成績的中醫館中醫醫師傾斜,有效保障中醫館中醫醫師待遇,提升中醫館崗位吸引力。
可以看出,中醫藥服務是國家重點推進的項目之一,在這樣的形式下,基層醫生不妨在立足本職工作的同時,跟上國家政策的腳步,學習專業的中醫診療知識,來抓住機遇!
醫客說
各地要強化督導考核,將中醫館設置、中醫類別醫師占比等指標列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評價和績效考核等重要指標。
【責編】醫客君
【文章來源】 遼寧省衛健委、華醫網
【圖片來源】網絡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版權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微信:xxxfff0518 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感謝您對醫客的支持!
【投稿郵箱】yike@touchealth.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