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氣候潮濕,濕邪易困脾,導致脾虛濕盛;春季肝氣旺盛,肝氣過盛會耗傷腎陰。
因此,春分時節補腎滋陰,有助于平衡肝氣,防止肝火過旺,也有助于腎氣的充盈和調養;而且還能順應自然規律,幫身體在春季保持平衡。
今天,邀請到宏韻中醫施旭光主任,來教大家如何正確在春季調理。需要的人點贊 轉發 推薦。
春季是調理身體的黃金期。施旭光主任要和大家分享一個簡單有效的食療方法——把主食換成小米。
小米,古稱“粟”,性味甘咸,特別適合春季食用。其特別之處在于:它既能潤燥清火,又能養肝護肝,幫我們在春季輕松應對各種身體不適。
1、首先,小米的健脾作用非常顯著:脾胃虛弱的人常感到食欲不振、腹脹便溏,而小米能溫和地調理脾胃,增強消化功能。
2、此外,小米還能補腎益氣:有效改善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乏力等癥狀,補足脾腎氣,自然全身舒暢。
3、其次,小米的潤燥清火功效也不容忽視:春季肝火旺盛,容易出現口干舌燥、眼睛干澀等癥狀。小米甘涼,能清熱潤燥,緩解這些不適。
4、同時,小米還能養肝護肝:促進肝氣疏泄,避免肝氣郁結。
接下來,施旭光主任給大家介紹幾種以小米為主的食療方和代茶飲,幫大家更好地利用小米調理身體。
一、小米粥:小米洗凈,加水煮成粥,早晚各一碗。這是最簡單也最有效的食療方,小米粥能健脾和胃,適合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人。
二、小米紅棗粥:在小米粥的基礎上加幾顆紅棗,能增強補氣養血的功效。適合氣血兩虛、面色蒼白的人。
三、小米山藥粥:將小米和山藥一起煮粥,能健脾補腎,適合脾腎兩虛、腰膝酸軟的人。
四、小米菊花茶:將小米炒香后與菊花一起泡茶,能清熱潤燥,適合肝火旺盛、眼睛干澀的人。
門診中遇到過不少因春季肝火旺盛、脾虛濕困前來就診的患者:50歲的林女士,春季常感到口干舌燥、腹脹便溏,辨證為脾虛濕困、肝火旺盛。
施旭光主任建議她將主食換成小米,并配合小米菊花茶飲用。連續食用5天后,她的癥狀明顯改善,口干舌燥減輕,腹脹便溏也有所緩解。
中醫調理講究辨證施治,春季飲食調理也不例外。小米的健脾補腎、潤燥清火功效,正好契合春季的養生需求。
春分時節,不妨將主食換成小米,用自然的食材滋養身體,連吃5天,潤燥清火還養肝,輕松過春天!
對于長時間脾胃不和的人來說,且伴其他病癥,想針對性調理好,還需中醫辨證論治,切勿私自用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