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北電詐被打擊的支離破碎了,誰知道,如今「緬北」又寄生到了快遞公司的身上。——題記!
昨天,熱搜上彈出了一條大快人心的新聞——韻達快遞被立案調查了……?????
被調查的原因很簡單,因韻達快遞部分加盟企業對協議客戶安全管理存在重大漏洞,導致涉詐騙宣傳品進入寄遞渠道,造成受害人重大財產損失。
簡單的說,就是韻達快遞安全管理上存在漏洞,導致詐騙宣傳品混跡了寄遞渠道,成了詐騙團伙實施詐騙的「幫兇」,用網友的話說,他們這就是給騙子遞刀的行為,必須嚴懲。???
看到韻達因此事被立案調查,小柴腦海里閃過三個字,「終于啊……」,然后接著閃過四個字,「大快人心」。
小柴翻了下該熱搜的評論區,大量網友和小柴的反應一樣:有人表示,干的漂亮!???
事實上,這些年,隨著快遞成為人們生活的必備,這一事物也逐漸成為電詐等各類詐騙的全新切入口,且其猖狂程度令人咋舌。
無數人,被這些詐騙包裹有錢騙錢、有物騙物,有人被騙百萬,有人甚至不惜網貸,去金店買黃金,幾十克上百克的往出寄,尤其老年人,養老金被騙完,連棺材本的錢都騙沒了。??????????????
而物流公司,有一家算一家,為了賺錢,對寄出的快遞可以說沒有任何的管理和審查,甚至出現同一個模糊地址一個月寄出數萬件不明快遞也是當睜眼瞎……???????????????
在該熱搜評論區,我們也不難發現,收到貨這類快遞的人,到處都是,基本上沒有物流公司幸免。有人表示:極兔也查一下!
也有人表示:三通一達都是……
「每個快遞公司都必須查,不僅僅是涉詐」「不止韻達」「菜鳥驛站也關一下,包裝上打印中獎二維碼」「中通也干過這種事」
說到這里,老柴油們一定會有點印象了,因為類似的案例,小柴自己遭遇過,也寫過很多揭露該詐騙套路的稿子,除了網友們說的極兔、三通一達什么的,順豐、京東照樣不例外。??
此前,小柴也說過自己遇到的案例,即因為公司快遞業務比較多,經常會收到一些莫名的到付件,有很多次收到順豐的到付件,付完錢,拆開一看,是各種企業的廣告,比如律所、AI電銷、精準營銷……?????????
小柴每每收到這樣的快遞,真是驚嘆這幫人是天才,他們這是一毛錢也不愿意花,甚至連快遞費都不愿意掏,就能把廣告精準的投放到企業,看廣告的企業,還得付費(快遞費)……???
當然,也感慨咱們個人信息、企業信息安全到底爛到什么地步了。XX查這些喪盡天良的平臺,將企業各種信息收集起來,通過遙遙領先的科技手段整理分類,實時更新,為這些無良打廣告的公司,鋪平了道路。
當然,這類快遞,你收個廣告,最多也就是付個快遞費,損失屬實算小的,而小柴經歷過的另外一件事就更離譜了,而涉事公司,竟然是濃眉大眼的京東快遞。
事情大概是,有天早上,還在洗漱的小柴聽到敲門聲,開門一看,是京東小哥來送快遞了:「你有三個快遞,需要到付65。」,小柴本以為是家人買的東西,就拿出手機付款了,但付完款發現,并不是65,而是130.??????
小柴當時就懵了,這是從哪寄來的快遞,需要這么高的費用,快遞小哥的回應,讓小柴再一次懵了:「你才付了兩個,還有一個沒付」,也就是說,一個快遞的費用是65……?
隨后,小柴看了下快遞面單,這是運費加貨款……隨后,小柴問遍了家人,沒人買過東西。????
于是硬著頭皮拆開,發現里面是一張面值1000元的加油卡,帶著二維碼,想都不用想,這肯定是假的。
于是問小哥,這能退回去嗎?小哥則表示,退要在訂單里退,不然退不了,可是這玩意我壓根沒下單過啊,哪來的訂單,最終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
作為號稱宇宙第二反套路防忽悠的小柴,這是被套路啄了眼!但秉持著追究到底的態度,小柴掃了上面的二維碼,跳出來個山寨淘寶域名的APP。??
自然,到了這里,小柴就沒進行下去了,因為騙局已經明晃晃了,一旦下載注冊了這個APP,就等于把錢包敞開給了騙子,但如果收到這個快遞的是不怎么上網的人,以及老年人呢?
大概率會把自己得物積蓄全都交給騙子,因為這樣的案例太多了。還記得此前小柴報道過「有人送出幾百克黃金,有人搭上百萬!現在快遞也不敢收了?」
這篇文章中的一個案例是,一用戶收到一個快遞,因為自己每天收好多快遞,就沒猶豫的打開了,里面是一份文件和一張卡片,上面印著「未經許可請勿翻閱」的標簽,抬頭也很嚇人——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局黨中央國務院,且還蓋上了公章。????????
于是他掃了上面的二維碼,顯示需要下載一個APP領取385萬元的扶貧基金。很快,他就被拉進了一個群,但對方表示,取這筆錢的前提是,需要先往「國家金庫」里面存入60克的黃金作為儲備金。??
他顯然心動了,東拼西湊,去珠寶店里,買來了60克的黃金,然后根據對接人提供的信息,把黃金寄了過去。
然后就等著扶貧款的到賬,然而,等來的是,對方表示,該用戶的賬戶被凍結了,需要再交135克的黃金來解凍。?
顯然,一個準備榨干用戶的連環炸,已經開始了,越陷越深也是吃早的事。這位用戶也是一樣,很快就去珠寶店把這135g黃金買了回來,并按指定的地址郵了過去。????
然后,對方表示,由于提供的銀行卡風險高被「凍結」,需要再交200多克的黃金。這一次,他終于意識到被騙,但想討回寄出去的黃金,顯然不可能了。
而這樣寄黃金的騙局,已經宣傳、打擊了很多年了,但到現在,新聞中,隔段時間,就有類似的案例發生。???????
除了騙黃金之外,騙錢的則更多,另外一個用戶則是收到了一個關于理財的包裹詐騙,是大家熟悉的返利詐騙理財。??
該用戶前前后后,被騙去了價值18萬余元的黃金首飾,加上被騙的錢,高達百萬損失。
類似的還有刮獎騙局,比如有用戶收到類似的快遞,一刮竟然刮出了五等獎,是一份價值五十元的水果,填了各種信息后,水果很快就收到了。?
于是他去感謝客服,經過與客服的一通溝通,她卡里的33萬的積蓄,就不翼而飛了。??
而像這樣得到案例,小柴隨便去搜索引擎檢索了下,幾乎每天都在發生,被騙十幾萬、上百萬的案例也不在少數。???
顯然,在電詐被瘋狂打擊的另一面,快遞包裹詐騙又成「氣候」了,而且其滲透速度快到驚人。
去年,央視曝光的一個案例,僅僅一個數人的團伙,在多家快遞公司多個網點就寄出了500多萬件詐騙包裹,令上千人陷入騙局。
這兩天還有一個新聞是,四川南充警方查獲2萬余個涉詐快遞包裹,而新聞往前翻一番,這樣的新聞非常多。
而探究背后,有兩個問題我們不得不忽視,一是,個人信息的泄露越來越瘋狂了,而這類詐騙包裹之所以能幾十萬件幾十萬件發往全國,背后無疑是用戶在電商網站的信息被泄露了。
而關于電商網站員工轉賣用戶個人信息的案件也是層出不窮,比如幾年前,有個話題沖上熱搜,「50億條個人信息被泄露,內鬼竟是京東工程師」,當時,京東表示,該員工當時尚處于試用期。
然而,一個試用期的員工,就能隨便轉賣平臺的用戶個人信息數據,京東這么濃眉大眼的平臺管理到底是什么水平?或者說到底有沒有重視用戶信息安全。
而這也無疑是如今平臺經濟的一個縮影,類似的用戶信息被打包轉賣的事,也是時有發生。
除此之外,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點,也就是這一次韻達被查的原因,即快遞公司在快遞審查環節的缺失。
根據此前央視的報道類似涉詐包裹已經形成了產業鏈,比如快遞網點大量出售快遞單號,再由中間人賣給詐騙公司。據央視報道,通過這樣的方式,有詐騙分子在短短幾個月,接連寄出18萬件貨到付款包裹。
事實上,這類快遞對于快遞公司來說,是比較容易甄別的,一來,這些快遞都是集中投遞,且寄件方地址、寄件人信息都比較模糊,沒有具體的單元號、室號,且包裹大小都一樣,甚至寄件電話還是空號。
而值得注意的是,國家郵政局等部門對快遞行業有個三個百分百的規定:百分百實名收寄,百分百收寄驗視,百分百過機安檢。
然而離譜的是,快遞公司連實名寄件的要求都不執行,我們也不難不懷疑,這些快遞網點,和騙子是同一伙的!
而為何快遞公司不審查?其實很簡單,對這些加盟的快遞網點來說,一發就是幾萬件、幾十萬件的寄件方,就是他們的財神爺,往深層次來說,他們是同一條船上的既得利益者。
甚至,他們還會大量低價出售快遞單號給詐騙分子,那么從這個角度來看,說這些快遞公司給詐騙分子遞刀子,是騙子們的幫兇,一點都不為過。
也有網友犀利的評論,緬北電詐被打擊的支離破碎了,誰知道,如今「緬北」又寄生到了快遞公司的身上。
而這些年,憑借電商、直播帶貨賺的盆滿缽滿的快遞公司們似乎像是喂不飽的狼,為了錢,別說社會責任心了,連良知都沒了,甚至甘愿充當騙子們的宿主,不好好調查他們,調查誰?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肆號
編輯|譚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