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地有愛 感動常在
“汴”地有愛,感動常在。近日,開封市民何阿姨專門帶著子女,來到順河回族區土柏崗街道楊寨社區,給村民寧近送來錦旗,感謝他撿到近萬元現金物歸原主;開封交運集團大梁出租車公司出租車駕駛員張小亮,營運中拾到乘客遺失的黑包,及時將6000余元現金物歸原主... ...雷鋒精神在八朝古都綻放璀璨光芒,得益于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潤物無聲,得益于弘揚時代主旋律的久久為功。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精神的鼓舞是永恒的。在開封,行善舉于尋常巷陌,做好事在隨手之間。一直以來,開封把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著力點,以文明城市創建為統領,以志愿服務活動為引領,把好人故事送到群眾身邊,引領全市廣大干部群眾爭做新時代出彩開封人。
沒有壯語豪言,只講默默奉獻。開封時時發生著身邊好人的故事,處處流動著志愿者的身影。“遵守一米線”“扮靚母親河”“愛護開封城墻”等主題公益活動,每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弘揚和傳承,讓干部群眾在實踐中弘揚雷鋒精神,在參與活動中積極奉獻他人,用滴善行扮靚古城新形象,讓志愿服務匯聚磅礴正能量。
榜樣是學出來的、事業是干出來的。每到節假日,五湖四海的游客紛至沓來,景區入口處設有志愿服務臺,默默奉獻的“志愿紅”,構筑起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他們活躍在游客中間,提供文旅咨詢、線路指引、景區講解等特色服務,以實際行動弘揚雷鋒精神,用暖心互動溫暖游客在汴之行。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雷鋒精神永不過時。新時代的雷鋒故事在開封不斷演繹,他們在各自崗位上勤勉敬業,在社會生活中守望相助,為他人點燃璀璨煙火,為他們托起幸福希望。展示了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人與環境之間的和諧之美,讓傳承雷鋒精神成為一種文化現象、一種大眾行為、一種道德規范。
主流價值持之以恒,奉獻星火綴滿天空。讓我們以雷鋒精神為指引,潛移默化地教育人、鼓舞人、引導人、激勵人,不斷推進精神文明建設、道德素質建設和法治文明建設,營造風清氣正、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為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提供豐厚的精神滋養、釋放強大的奮進能量,讓新時代文明實踐凝聚思想共識,激揚奮進之力。
文/何高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