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劇《我叫趙出息》播出后,張生白當年算計李成乾這段劇情,如果仔細琢磨其中套路的話,甚至可以回答市場中發生的很多事情。
原來,公司老二可以用這種方法逼走老大后上位,把公司全部變成自己的。
1986年的冬天,氣候異常寒冷,大雪封路交通受阻,佳城蔬菜供應緊張,糧價菜價持續上漲。這個時候,李承乾和張生白一起做生意,李成乾是公司老大,張生白是公司老二。良心商人李承乾不愿意昧著良心發財,堅持不漲價出售余貨。
可是,一心要賺昧心錢的張生白卻不同意,兩人不歡而散。
于是,張生白開始為李成乾下套了。李成乾先是花錢收買了李成乾的心腹井何,讓他暗中去操作一些事情。
張生白的套路并不復雜,就是利用李成乾手里資金緊張的時候,讓下游客戶小盧延遲一個月回款,當然了,給小盧的好處應該是免不了的。
下游的款回不來,李成乾的上游供應商發貨又需要現款和全款,就這樣,李成乾的資金更緊張了。
就在李成乾為資金焦頭爛額的時候,要債的上門了。要是半天內李成乾還不上錢,就用公司股份抵賬。
這很明顯,要債的人,肯定也被張生白收買了。他們拿到股份后,再轉給張生白就行了。張生白控制了公司,馬上抬高蔬菜價格,這樣一出一進,張生白不但拿到了公司,自己還能大賺一筆。
接下來,就是李成乾出車禍的事了。不用說,李成乾的車,應該是被井何做了手腳的。
張生白的套路,只是拿走了一個不大的公司。可是,如果把這種套路放大的話,不就是通過貿易戰、金融戰做空市場,低價抄底優質資產的套路嗎。
如果沒有上下游和外部人的配合,張生白在公司里,只能被李成乾壓制。
現實市場和其他一些影視劇中,的確有一些老板的公司,尤其是良心老板的公司,不明不白就落在了公司老二手里,其中的內情,估計和《我叫趙出息》中這段劇情差不多。
這些老大被逼走,老二上位的公司,在換老板之前,普遍都出現過內部人心浮動,下游回款不良甚至不回款,上游不發貨,公司發不出工資甚至長期拖欠員工工資,債主逼債等一系列問題。
可是,等老二上位后,公司的經營狀況突然就好了起來,資金渠道和貨物渠道一下子就順暢起來了,員工的工資不但能及時發放,拖欠的也補上了。
至于公司老板原來身邊的人,不是投靠了老二,就是被趕走了。
普通員工們根本不知道里面發生了什么,從此以后,老二就成了普通員工口中無所不能的神話,仿佛和《天龍八部》中星宿老仙一樣,被吹成了法力無邊。
《我叫趙出息》中,趙出息的好兄弟林三無(二胖),他們家的林氏集團,也倒閉了。里面發生的事情,估計也和上面差不多。
林三無和奶奶隱居后,林三無到處找工作,都因為他太能吃被拒之門外。其實,這可能是表面現象,真正的內情是,林氏集團的新老板,早就暗中打了招呼,就是讓林三無走投無路。
林三無準備去打工的那些工地的老板,搞垮林氏集團時,他們應該都參與過的。
車禍之后,幾乎失去一切的李承乾,留在了鳳凰村教書育人。大功告成的張生白,為了炫耀,在1993年來到了鳳凰村,以勝利者和成功者的姿態,教育起了李成乾,自己曾經的大哥。
可是,李成乾只是表面隱退,他背后可沒閑著。規劃好商業版圖后,李成乾將組建三江集團的重任交給了徒弟簡影。
接下來的幾年,簡影按照師父的設想,利用李承乾鋪設的人脈和資源,終于在商海中打拼出了一片天地,創造了一個在三江數一數二的三江集團。
簡影考察趙出息時,三江集團內部也出現了李成乾當年曾經經歷過的情況。趙出息加入三江集團后,在企業危機中,他穩住了現金流,揭露了幕后黑手后,根據李成乾的遺囑成為了三江集團的董事長。
《我叫趙出息》已經播出的14集中,趙出息已經積累了一些人脈和經驗,初步建立了個人班底。相信,《我叫趙出息》后面的劇情,會更精彩,值得有志者仔細看,仔細琢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