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應城市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劉建以應城一中法治副校長身份邀請40余名師生代表參加“青春與法同行”法院開放日活動,帶領師生們“打卡”法院法治文化陣地、旁聽案件庭審、對話法檢“兩長”,一同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法治研學之旅。
回溯法院歷史——沉浸式體驗法院文化
上午10點,學生們跟隨劉建走進法院文化長廊,透過浮雕壁畫與攝影、書法等藝術作品,溯源千年“蒲騷法韻”;在院史陳列館內,從建國時期泛黃的珍貴留影到如今新時代應城法院朝氣蓬勃的嶄新面貌,科技與人文交織的司法變遷史讓同學們驚嘆連連。
直擊庭審現場——全方位感受司法威嚴
上午10:30,隨著法槌敲響,全體師生在第一審判庭旁聽了一起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案件庭審。在庭上,從公訴人鏗鏘有力的指控,到被告人悔恨交加的供述,再到審判長抽絲剝繭的釋法明理,案件的每一個細節都是鮮活的“法治教材”。
“原來幫人取錢也可能坐牢!今后一定要警惕‘輕松賺錢’的誘惑。”高二學生小張在互動環節感慨。
多名學生表示,庭審讓他們深刻認識到法律不會因“不知情”而免責,任何參與資金轉移的行為都需慎之又慎。
對話法檢“兩長”——零距離交流法治感悟
應城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聶江波在庭審現場與師生們一起旁聽了整個案件。
庭審結束后,劉建與聶江波一同與師生展開了互動。
劉建以法治副校長的身份提醒學生:“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務必要保護好自己的安全。例如遭遇校園霸凌時,需要正確面對,及時向家長、老師、學校尋求幫助,必要時候可以報警求助;若面對網絡暴力,要正確調整自己的心態,及時取證保存,后通過司法途徑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劉建還親自示范,向同學們傳授了面對現實暴力如何自衛反擊,逃離暴力現場尋求幫助的技巧。
聶江波結合辦案實例警示同學們:“電信犯罪往往披著’兼職’‘交友’的外衣,凡涉及銀行卡、驗證碼、人臉識別等等操作,務必小心謹慎。同學們要切記三不原則:不輕信,拒絕“零風險高回報”的兼職邀約;不參與,絕不提供銀行卡、身份證協助處理不明資金;不沉默,發現可疑線索立即撥打96110反詐專線舉報。”
活動結束,法檢“兩長”與師生在法院膏雕前合影留念。背景中法徽與天平與少年們青春笑顏交相輝映,詮釋著“法治護航成長,少年傳承正義”的深意。
來源:應城法院
編輯:李潔
審核:郭嘉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