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九世大概是法國最親民的國王了。
外出視察時,他不僅給窮人洗過腳,還邀請過貧苦者共進晚餐,哪怕對方患有傳染性的麻風病,路易九世也沒有嫌棄。
在當時的法國人民眼里,路易九世顯然是個好國王,然而這位國王離世后,尸體卻遭到了分解。
年少繼位
路易九世登上王位時,才12歲。
他年紀小時局又不穩定,因此當時更多的是他的母親布蘭卡主持大局。
布蘭卡為人精明,對當時的王權把控得當,可盡管如此還是有不少貴族盯上了這對母子。
在他們看來,國王年幼正是奪權的好時機。
不過,這樣的如意算盤最后還是落空了,在巴黎民眾的幫助下,貴族遭到處置,路易九世坐穩了王位。
正是民眾的出手相助,讓路易九世在心中決定,此后必要做一個賢良的君主。
路易九世在位期間,不僅讓王權得到了鞏固,還大大增強了國力。
正是靠著路易九世的穩扎穩打,幾十年后的“百年戰爭”中,法國才能持續性的輸出,并贏得勝利。
這話聽起來有些夸大,但路易九世所展現的軍事能力不可小覷。
14歲時,他就親自帶兵出征,不僅擴大了王室的領土,還攪平內亂得到了民眾的一致認可。
隨著地位穩定后,路易九世有意向大家心中的耶穌靠攏,爭取成為民眾心中圣人一般的角色。
他確實做到了如此,無論是信仰方面,還是引領國家的能力,路易九世在民眾間的口碑都是極好的。
但在當時,要成為人人心中統一的好國王,就必須要參加十字軍東征。
好戰的他自然樂于參加,然而這雖然為路易九世積攢了口碑,卻也害他失去了性命。
十字軍東征
從1096開始,十字軍東征一共經歷了九次。
路易九世參與了第七次和第八次東征,然而兩次他都拜倒在瘟疫的情況之下。
第七次東征時,路易九世做足了準備,不僅帶好了裝備、兵船,還引領者三萬多名士兵。
起初,東征十分順利,可到了開羅后尼羅河漲水,一場瘟疫在軍中蔓延,無數士兵死在疾病中,就連路易九世也染病。
好不容易熬過疾病,可隨著弟弟阿圖瓦伯爵被殺,路易九世也不幸被俘。
直到法國交了大量贖金后,路易九世才得以回到自己的國家。
那之后,路易九世開始在國內進行改變,不僅解決了許多落后的風俗,還將地方貴族的權利向王室靠攏。
再加上他為人親和,又有信仰作為王權的支撐,路易九世在民眾間地位極高。
不過,再高的權利,也無法磨滅他對東征的執著。
1270年,已經55歲的路易九世再度開啟東征,但這次他卻沒那么幸運了。
瘟疫的再度侵襲下,路易九世身患重病,不僅虛弱的連馬都不能騎,全身上下更是暴瘦,只剩一顆牙齒。
還沒等他回到國家,路易九世便病重而亡。
為了將他的遺體帶回去,只能將尸身分割成塊,再用酒水煮得骨肉分離。
腓力王子將他帶回祖國時,民眾虔誠下跪,為他舉辦了隆重的葬禮,并受到羅馬教廷的宣判,封他為“圣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