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這座城市有點東西”
城市是經濟活動的中心,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是經濟中最具活力的因素。
中新社國是直通車推出原創策劃欄目“這座城市有點東西”,與讀者們一起,挖掘各個城市在經濟發展中的亮點和故事,探尋城市建設創新等方面的優秀經驗和案例,以期為各地以新質生產力增強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的探索和實踐,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鑒。
文/馮玲玲
3月25日,中國男足對陣澳大利亞的關鍵一戰將在杭州打響。
根據目前售票情況,此次比賽將吸引近6.7萬名球迷到場,有望打破國內足球賽事上座人數紀錄。
這場關乎世界杯出線的重要比賽,不僅牽動球迷的心,也讓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這座千年古城。
杭州,為何能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超6萬名球迷的涌入,將為杭州帶來什么?
為何是杭州?
去年12月,中國足協官網發布公告,正式確認杭州為2026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第三階段3月份主場承辦城市。
杭州能夠在長沙、西安等眾多申辦城市中脫穎而出,并非偶然,主辦方考慮了場館設施、交通條件、球迷基礎、城市形象等多方面因素。
中國足協在公告中說,“從氣候條件考慮,3月北方城市氣溫較低,不適宜球隊備戰和球迷觀賽,建議將主場選在氣候更為適宜的南方城市;為最大限度滿足球迷觀賽需求,營造熱烈主場氛圍,將優先選擇容納觀眾人數較多的球場。”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所所長、研究員張春龍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時指出,杭州擁有一流的硬件體育設施和豐富的賽事舉辦經驗,足球生態基底堅實,城市綜合實力強勁,這些綜合因素使杭州在眾多競爭者中更具優勢。
硬件設施方面,此次比賽場地杭州奧體中心(大蓮花)擁有8萬坐席,是繼“鳥巢”后國內第二大體育場館。不僅擁有先進的草坪系統和觀賽設施,更配備了智能化管理系統。此前作為2023年杭州亞運會主會場,其流線設計、應急響應機制已經過國際賽事驗證,能夠為大型賽事提供全方位保障。
經濟方面,杭州作為長三角核心城市、GDP超2萬億元的經濟強市,在經濟、文化、交通等方面實力強勁。更重要的是,近年來杭州致力于打造國際“賽”“會”之城,通過G20峰會、亞運會等積累了豐富的大型賽會保障經驗,城市形象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
杭州足球生態基底堅實,已形成從職業聯賽到青訓的完整足球產業鏈。今年是杭州入選“十四五”期間第二批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的第三個年頭,杭州在足球領域推出一系列舉措,包括成立杭州足球學院、建立健全青少年足球人才成長體系等,引發了足球界廣泛關注。
強大的城市數字治理能力也是杭州的“加分項”,城市大腦2.0可直接遷移至賽事服務。此外,國家戰略與城市能級的深度嵌合,也是納入考量的重要因素。
多元價值凸顯
超6萬名球迷涌入杭州意味著什么?
經濟層面,球迷將產生住宿、文旅等方面消費流量;品牌層面,賽事直播覆蓋全球超50個國家和地區,將強化“數字杭州”城市IP的國際認知;產業層面,可加速構建“職業俱樂部-校園足球-商業聯賽”的產業生態閉環,為亞運遺產注入持續動能。
一般來說,重要體育賽事將為舉辦地帶來直接的經濟收益,涵蓋門票收入、酒店住宿、交通旅游、餐飲及周邊消費等多個方面,杭州也不例外。
根據目前售票情況,本場比賽預計將帶來超5000萬元的門票收入。機票、酒店迎來較大漲幅。
去哪兒數據顯示,截至3月14日,預訂3月23日至25日抵達杭州的機票量,較一周前環比上漲1.2倍;3月23日至27日,入住杭州酒店的預訂量,環比增長近1倍。此外,賽事轉播權和商業贊助也將為杭州帶來可觀的收入。
體育賽事不僅是競技舞臺和經濟發展的催化劑,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
張春龍強調,除了短期經濟效益,從長期來看,這場賽事將進一步提升杭州的國際知名度和城市形象。通過賽事經濟帶動,杭州的體育、旅游和文化創意等產業將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
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體育與健康產業研究中心主任王振宇表示,體育產業具有推動區域間協調發展、促進全民健身與健康、推動公益與環保事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體育產業與文化、旅游、商業、會展的融合發展也逐步深入。
近年來,我國體育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為36741億元,增加值為14915億元,占GDP比重為1.15%,比上年提高0.07個百分點。
其中,體育產業總規模和增加值比上年分別增長11.31%和13.92%。在增長過程中,體育產業帶動其他產業發展的趨勢也愈加明顯。
融入經濟發展脈絡
隨著體育產業蓬勃發展及其多元價值愈加凸顯,近年來,杭州推出一系列政策和舉措,逐步將體育產業融入城市經濟發展。
政策方面,《杭州市體育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突破1000億元,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5%以上;《關于加快杭州市體育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從財政支持、土地保障、稅收優惠等多個方面,為體育企業提供扶持,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體育產業領域;借助2023年亞運會的契機,杭州制定了亞運場館賽后利用計劃,推動場館向社會開放,促進體育消費和全民健身。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杭州發揮文旅資源優勢,推動體育與旅游、文化等產業的深度融合,打造特色消費場景。
如,推出“跟著賽事游杭州”等主題旅游線路,將體育賽事與西湖、運河、良渚等文化景點結合,吸引游客;利用錢塘江燈光秀、運河夜游等資源,開發夜間體育消費項目,如夜跑、夜騎等。
作為數字之城和創新之城,杭州積極探索數字技術在體育產業中的應用,推動產業智能化升級。
如,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提升場館管理和服務水平;通過“城市大腦”和“一部手機游杭州”平臺,為游客提供智能化的體育旅游服務;支持開發線上健身、虛擬賽事等數字體育產品,滿足多元化需求。
此外,杭州還積極與國際體育組織、知名賽事機構合作,提升體育產業的國際化水平。
對于杭州而言,未來如何結合自身優勢,以體育賽事助力城市經濟發展?張春龍提出三方面建議:
一是數字鏈整合文旅資源。依托“城市大腦”構建觀賽旅游數字孿生平臺,提升消費轉化率。
二是產業鏈延伸賽事。如將亞運場館轉化為常態化足球主題公園,聯動浙江職業足球俱樂部打造青訓體驗、商業聯賽等衍生業態。
三是國際鏈強化品牌輸出。借勢賽事全球傳播,實現賽事流量向文化認同的價值躍遷。
來源:國是直通車
編輯:高琰瑭
責編:魏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