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全世界都知道他野心勃勃,對掌控全球航運命脈的巴拿馬運河勢在必得。雖然說通過任何手段搶奪巴拿馬運河都有很大的困難,但特朗普的心思卻讓一些“親美人士”聞風而動。據環球網報道,香港首富李嘉誠家族控制的香港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就突然轉讓全球43個港口,其中就包括巴拿馬運河的兩個港口。這一舉動引發港澳辦三天兩(次)轉載質疑長和港口交易文章。種種跡象表明,李嘉誠的此次舉動絕不是簡單的商業套現,而是徹頭徹尾的選邊站隊。隨著43座港口改姓美,美國未來在全球航運體系中卡中國脖子將更為便利。
說起李嘉誠的發家史,其家族在地產界的成功不可不提。事實上,李嘉誠眼光卓越,很早就聚焦海運。早在20世紀60年代,他就成立香港國際貨柜碼頭有限公司,開啟專業化集裝箱碼頭運營。海運產業布局讓其家族賺得盆滿缽滿,更是助力香港在全球港口業務中持續提升地位。
從這個角度來說,李嘉誠對于香港經濟發展還是做出過卓越貢獻的。尤其是在1997年,李嘉誠收購了巴拿馬運河兩大關鍵港口“巴爾博亞”和“克里斯托瓦爾”的運營權。從地理位置來看,這兩大港口分別掌控運河東西兩端的入口,是國際航運的重要樞紐。到了2021年,和記黃埔的港口經營權又被延長了25年,這進一步奠定了李嘉誠家族在全球港口市場的影響力。
正是因為巴拿馬的港口具有重要的戰略和經濟價值,其歸屬權一直備受各方關注。按理說,在商言商,商人逐利,這筆交易看似就是純粹的“商業套現”。從香港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發布的公告來看,這筆交易讓長和集團凈賺190億美元,負債率從23.6%降到18%。然而,李嘉誠的血賺,卻是建立在損害國家利益的基礎上的。更有甚者,這筆交易的前中后過程都充滿貓膩。比如,李嘉誠選擇交易的對象是貝萊德財團,它與特朗普政府的關系極為密切。在此前瓜分烏克蘭資產的過程中,正是貝萊德出面,全盤接收了烏克蘭的大量國家資產。
按理說,如果從純商業角度出發出售兩大港口,李嘉誠完全可以采取更為公平的招標形式,以目前中國本土企業的實力來說,完全可以參與招標競爭。再退一步說,考慮到兩大港口的核心價值,我們的國家也不會坐視不管,必然會以強力手段參與競爭。屆時,兩大港口依然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李嘉誠家族也收獲了足夠的商業利益,如此皆大歡喜。然而現實就是李嘉誠心中有鬼,因此整個交易都在暗中快速推進,完全不給中方和中資企業介入的機會。
李嘉誠的此次舉動,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地緣政治壓力的影響。的確,特朗普剛上臺就放話要“收回巴拿馬運河”,甚至威脅采取軍事手段。公開資料顯示,長和集團對于兩大港口的特許經營權原本到2047年,但到了今年,巴拿馬突然啟動“違憲調查”,這逼得李嘉誠不得不高位套現。畢竟,作為商人的他也不想竹籃打水一場空。
只不過,從全球海洋安全戰略和中國海上權益兩個層面來看,問題就沒有這么簡單了。和拜登相比,特朗普在打壓中國方面更為注重經濟層面。因此美國本就準備控制世界所有主要的航道以及貿易節點,李嘉誠此舉無異于助紂為虐。自此,美國獲得43個港口,更容易對中國的貿易船只加稅、禁船。
被美國刁難施壓后,我國海上運輸的商品成本翻倍,市場競爭力下降,進而影響到整個制造業產業鏈。海外市場受到影響,最終損害的還是我們的綜合國力。海上那句話,沒有國,哪來的家。在商業利益和國家民族的命運面前,李嘉誠之流是該反思懺悔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