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和小鵬年報發布后,新勢力車企集體承壓,股價持續下挫;同時比亞迪的獨自上漲,資金虹吸效應顯著,進一步加劇了汽車板塊的分化格局。
文 /《汽車人》張恒
3月19日,恒生指數在震蕩中微幅上行,漲幅為0.12%,收于24771點,創下自2022年2月以來的新高;恒生科技指數卻跌了1.05%,收于6041點。
汽車板塊當天整體上漲1.04%,看似表現不俗,但有趣的是,多數整車股實際上仍以下跌收盤。
在汽車板塊成交量排名前十的個股里,僅有比亞迪一家實現了3.89%的上漲,其余九只個股均下跌。這一現象揭示了汽車板塊的權重高度集中在市值第一的比亞迪身上,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一家獨大的比亞迪在資本市場同樣也“一覽眾山小”,讓板塊的表現失衡。
成交額靠前的整車股中,小鵬汽車的跌幅尤其引人注目。該股當日跳空低開,全天在低位震蕩,最終下跌5.84%,收于89.55港元,市值1389億港元。自3月12日觸及階段性頂部以來,小鵬汽車在短短幾天內持續放量下跌,技術上接連失守5日均線和10日均線。19日再度出現的跳空缺口,進一步表明該股的持續上漲動力可能已經遭到了破壞。
3月18日,小鵬汽車發布了2024年報。根據年報,小鵬汽車在2024年實現營收408.7億元,同比增長33.2%;毛利率達14.3%,同比提升12.8個百分點;凈虧損大幅縮減,從2023年的103.8億元收窄至57.9億元。小鵬汽車董事長及首席執行官何小鵬表示,預計2025年總銷量將較2024年實現同比翻倍以上的增長,并有望在2025年第四季度實現盈利。
盡管財報數據顯示出公司在改革后的強勁增長動力,但資本市場卻仍以賣出為主,數據顯示,大量資金持續逃離。畢竟當下的新能源轉型的時間窗口正在迅速縮小,投資者對于仍需繼續虧損的公司可能已經失去了耐心。
理想汽車當日下跌3.12%,收于108.7港元,市值1940億港元。自2月27日股價階段性觸頂以來,理想汽車便走上了單邊回調之路,從138港元的高位至今,累計跌幅已達21.5%。近日來的持續回調也和公司前幾天發布的年報息息相關。2024年,理想汽車凈利潤下滑超三成,并計劃進一步進軍純電市場,同時增加AI研發投資。多重因素共同導致了理想汽車股價的進一步承壓。
此外,蔚來下跌1.09%,零跑汽車下跌0.80%。新勢力車企的集體下跌表明,越來越多的資金開始撤離這一領域,此輪新勢力的漲勢可能在短期內就此止步。
從市場表現來看,盡管部分車企在營收增長、毛利率提升等財務指標上有所改善,但資本市場仍然用腳投票,持續的賣出,說明此時的投資者不看預期也不信“大餅”,套現走人成了更多的選擇。
事實上,在新勢力股價剛剛開始高位回調的那幾天,《汽車人》在評論時就已經表明了態度,認為新勢力的股價可能轉向。一方面,隨著英偉達和特斯拉股價的回落,新能源板塊失去了重要的估值錨點,市場風格極大可能隨之發生轉換;另一方面,年報季的到來讓投資者的關注點從概念炒作轉向了實實在在的業績表現。
盡管兩家新勢力的年報不乏亮點,如營收的增長、毛利率改善等,但凈利潤的大幅下滑和持續的虧損仍是無法回避的現實。無論管理層如何解釋未來的增長預期,當下的業績表現已經無法支撐此前的估值水平,之前的炒作熱情自然也難以為繼。
市場風向正在發生變化,資金開始向業績扎實的龍頭企業集中。比亞迪當日創下歷史新高,也是一個信號。但問題在于,比亞迪的強勢表現正在吸走大量資金,導致其他車企的流動性被擠壓。這種“強者恒強”的局面雖然利好龍頭,但也可能讓整個板塊陷入失衡,這一點也應該警惕?!景鏅嗦暶鳌勘疚南怠镀嚾恕吩瓌摳寮唇浭跈嗖坏棉D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