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宣稱“為地方創稅”的農業科技公司,背后竟是橫跨山東、江蘇的詐騙網絡!施工隊實名舉報:山東某縣鉑某農業科技公司及其新沂分公司,勾結材料供應商,以“政府補貼”為誘餌,騙取施工隊墊資建設,導致上千畝土地荒廢、上億資金蒸發。更荒誕的是,政府部門先以“手續不全”叫停施工,15天后又“同意開工”,事后卻稱“不知情”。
事件核心:一場精心設計的“農業騙局”
1. 虛假承諾:國家補貼、銀行貸款全是“空頭支票”
- 誘騙簽約:2024年3月,項目負責人鄭韜以“國家補貼五項、銀行貸款支持”為由,誘騙施工隊簽訂合同;
- 偽造資質:聲稱已繳納勞動保證金,后經核實未在任何部門繳款;- 資金蒸發:施工隊墊資施工后,未收到任何補貼或貸款,項目方拒絕支付工程款。
2. 主犯在逃:通緝近半年,為何遲遲不落網?
- 主犯劉明明:被網上通緝近半年,至今未歸案;
- 其他涉案人員:王某菲、肖某、馬某、張某等仍在逃,材料供應商劉某、韓某夫婦未被追責;
- 質疑:是 抓捕不力,還是背后有保護傘?
3. 土地荒廢:上千畝農業大棚成“爛尾工程”
- 項目停滯:施工隊被迫停工,上千畝土地荒廢, 數億投資
打水漂;
- 受害者困境:上百個施工隊家庭陷入經濟危機, 養家糊口成難題。
4,跨省公司網絡:假借“稅收”之名,實為詐騙工具
總公司與分公司:
山東微山縣鉑某農業科技公司為實際控制方,新沂分公司以“為地方創稅”為幌子騙取信任;
兩公司均無實際農業項目運營,資金流向不明。
材料供應商共謀:
材料商劉某、韓某夫婦與主犯劉某某等人勾結,虛報材料價格,套取施工款;
虛假采購合同、虛開發票等證據鏈完整。
5. 政府行為矛盾:先叫停后放行,出事推諉“不知情”
開工被阻:施工隊動工首日,城管以“手續不全”強制拆除已建部分;
15天后,項目方聲稱“手續已辦妥”,要求復工;
施工隊追討工程款時,相關部門稱“未批準該項目”“不清楚情況”。
6. 受害者雙重困境:被騙墊資,政府不兜底
施工隊損失:
墊付材料費、人工費超千萬元,部分家庭負債累累;政府叫停期間損失無人賠償,復工后款項仍被拖欠。
土地荒廢:
上千畝農業大棚淪為廢墟,當地生態與農業經濟遭重創。
五大疑點:誰在縱容這場騙局?
1. 政府監管何在?
項目方聲稱“政府干預后允許施工”,為何未核實補貼、貸款真實性?
2. 勞動保證金去哪了?
項目方聲稱已繳納保證金,為何相關部門未發現異常?
3. 主犯為何在逃?
劉明明被通緝近半年,為何高科技手段對其“失效”?
4. 材料商是否涉案?
劉猛、韓燕夫婦作為材料供應商,是否參與詐騙?
5. 受害者權益如何保障?
上千畝土地荒廢、上億資金被騙,政府是否啟動追責機
制?
受害者泣血訴求;
1. 追捕主犯:盡快將劉明明、王菲菲等主犯緝拿歸案;
2. 徹查保護傘:調查是否存在公職人員包庇、瀆職;
3. 追回損失:查封涉案資產,賠償施工隊經濟損失;
4. 公開真相:公布案件調查進展,回應社會關切。
當“國家補貼”成為騙局幌子,當“農業項目”淪為斂財工具,損害的不僅是農民利益,更是鄉村振興的希望。目前為止公安機關已經立案受理我們堅持正義呼吁:
-上級監管部門提級督辦,徹查此案背后的保護鏈;
-懇請全社會 關注農業領域詐騙亂象,捍衛農民權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