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厚的黃土,最熱的算力。
文 | 華商韜略 東木褚
黃土上的算力之城。
【黃浦江上】
2024年11月的一個夜晚,一艘游船泛舟黃浦江,船上的乘客來自國內的兩家科技公司。
一家是在深交所上市的弘信電子,另一家是AI芯片獨角獸燧原科技。
上船之前,兩個團隊開會復盤了一個事關公司命運的合作項目,大家都認為:
“AI算力之爭,要跟全世界最強的對手掰手腕,這個項目是中國算力迎來質變的起點。”
弘信電子的董事長李強分享了抗美援朝38軍血戰三所里的視頻,他說:
“我們用了20年時間,把一家150萬元成立的作坊式小廠發展成為柔性電子行業的領軍企業。戰略轉型切入AI賽道的時候,很多人都來質疑,我們也曾退縮過,但還是頂住了,像38軍一樣知恥后勇,取得了勝利。”
燧原科技的創始人趙立東也是心有戚戚,“自主研發芯片很難,但比研發AI芯片更難的是做生態,想找到合作伙伴和客戶,要先找到一片‘all in AI,all in算力’的熱土。”
燧原科技成立于2018年,創始人是趙立東和張亞林,兩人曾在半導體巨頭AMD共事多年,負責過CPU、GPU等多個核心項目的研發,有深厚的芯片設計與工程化經驗。
趙立東畢業于堪稱業內傳奇的清華1985級無線電系,這一屆的畢業生有韋爾股份創始人虞仁榮等十余位半導體上市公司的創始人或高管。
趙立東認為,中國的優勢在于人工智能的算法,差距則在芯片和產業生態上,“AI時代,不能再像CPU時代那樣,讓核心技術、產業生態被國外巨頭把持。”
AI賽道,九死一生,每出現一個變革,就會淘汰一批公司,正如電影《長津湖》里的那句臺詞:“哪一場仗不難打。”
望著深秋的外灘夜景,兩家公司定下目標:攜手打造算力領域的“萬歲軍”。
弘信電子在廈門起家,燧原科技在上海創業,把這兩家公司凝聚在一起的項目,來自一片遠在甘肅的科創熱土、一個你可能從沒聽過的五線城市——慶陽。
【花落慶陽】
慶陽,位于甘肅東北部,地處陜甘寧三省交界,是著名的革命老區,九十年前,陜甘革命根據地就在這里成立。
2021年,慶陽被列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革命老區首次站上了數字經濟的新賽道。
但是,慶陽并不是一夜之間變成“算力熱土”的。
對于一座五線城市來說,趕上時代列車的機會稍縱即逝,當國家布局“東數西算”工程,規劃新型算力網絡時,慶陽已為此準備多年。
翻開慶陽的“算力大事記”,第一條紀錄出自2016年9月,中央首次提出要建設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
在那時,有關國家算力網絡的“樞紐”“節點”還遠未規劃,但慶陽已經開始行動了。
2016年11月,慶陽爭取到了華為云的項目,雙方簽訂合作協議,投資10億在慶陽建設云計算大數據中心。
隨后,趁著開通深圳航線的時機,慶陽市長主動帶隊到深圳招商,推心置腹地跟企業座談,“慶陽是老區,雖然油煤資源豐富,但產業結構不合理,經濟欠發達,現在華為來了,慶陽正在成為甘肅的信息中心。”
那次深圳招商會,慶陽吸引到了近百億的投資,現場簽約了30多個億的項目。
2020年8月,發改委和國家信息中心組成多個調研組,分赴北京、上海、廣東、貴州、甘肅、內蒙古等14個省區市,深入走訪全國的數據中心。
調研組來到慶陽時,專家們對慶陽的華為云計算大數據中心印象深刻,也肯定了與深圳“結對子”的招商方向。
調研組表示,會一如既往地支持慶陽發展,并且將努力推進慶陽的數字化經濟建設。
3個月后,金山云西北總部也落戶了慶陽,雙方計劃打造人工智能產業大平臺、西北數據中心等多個平臺和中心。
2021年12月,慶陽迎來了歷史性的一刻,發改委等四部委批復同意甘肅省啟動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設立慶陽數據中心集群,重點服務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的算力需求,打造面向全國的算力保障基地。
直到這時,慶陽得天獨厚的條件才終于被外界所見:
地理位置正好在中國地理版圖的幾何中心,坐落于全世界最深厚的黃土之上,卻有宜居的生態濕地,機場、高鐵直達北上廣深等50多個城市;
除了天時、地利,AI時代的數據中心更需要穩定的電力供應。
縱觀全球,數據中心都是耗電大戶,運行一次ChatGPT 查詢所需的電力,是谷歌搜索的10 倍,以美國匹茲堡運行AI和云計算的數據中心為例,單個數據中心的用電量已經比肩整個城市。
而 “能源新都”慶陽,沒有“電力焦慮”。
慶陽是傳統能源和新能源并存的富集地區,不僅油煤氣儲備量位居全國前列,還有豐富的風光電等新能源。
正在建設中的華能慶陽風光綜合新能源示范項目,建成后就將是世界上最大的風光同場項目,可年產清潔電力超過140億千瓦時,成為“東數西算”的綠電靠山。
【算力熱士】
2022年,占地1.7萬畝的國家數據中心集群(甘肅·慶陽)“東數西算”產業園區火熱開建,招商工作同期展開。
為了打造面向未來的數據中心,吸引頭部企業共建,甘肅和慶陽都拼了。
省市協同出臺了一百多條措施,涉及行政審批、稅費減免、人才支持、用地用房、金融支持、電力保障、算力消納、監管服務等方面,一次性給足政策保障,市主要領導不是在和企業座談,就是在趕去招商的路上。
2023年4月,慶陽工信局、能源局等部門負責人組隊趕赴福建廈門,拜訪弘信電子等企業。
在座談會上,慶陽市領導發出邀請,“‘東數西算’機會難得,慶陽的后勁很足,我們重商、親商,全力支持企業發展”。
弘信電子董事長李強說,“各位的到來,讓我們看到了慶陽做強AI算力的決心,不光弘信會去甘肅,我們還要組織相關企業一起去。”
與此同時,慶陽市長周繼軍帶隊到燧原科技考察,他著重看了芯片的商用落地情況。
當時,成立僅五年的燧原科技已經開發了3代AI訓練和推理產品,涵蓋芯片、板卡、智算一體機,在騰訊云完成了內部測試,并被騰訊云使用。
周繼軍表示,燧原是國內人工智能算力芯片的領軍企業,慶陽的算力建設需要芯片,需要中國自己的AI芯片。
燧原科技負責人則當即回復,“市長,我們直接開始對接工作吧。”
2023年9月,政府和企業的雙向奔赴帶來了成果,在廈門舉辦的甘肅省重點產業招商推介會上,慶陽市政府與弘信電子、美圖科技、燧原科技、中國電信甘肅公司及中電萬維簽署了《共建東數西算算力網絡和系統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同時成立的,還有甘肅省人工智能與東數西算產業聯盟,有了這個平臺,東部企業的產品應用可以直通西部的算力基地,東西部的數字經濟產業跨越山海,把手拉在了一起。
10月,弘信電子和燧原科技又爆出了震撼行業的大新聞,兩家公司以慶陽項目為起點,發布了“戰略合作全面升級”的公告,成為各自產品的第一供應商。
弘信電子正式向燧原科技下發9152片芯片采購訂單,而搭載燧原芯片的自主AI算力服務器“燧弘” ,將快速形成國產算力落地。
短短兩個月后,在中國電信慶陽云計算大數據中心主樓內,慶陽市政府與弘信電子、燧原科技派出代表共同點亮了慶陽綠色算力中心的大底座,慶陽算力邁出了從零到5000p的第一步。
2024年6月19日,全國算力樞紐(甘肅·慶陽)首批萬P算力上線,慶陽數據中心集群算力規模突破了10000Pflops,成為全國八大算力樞紐節點增量最大的數據中心集群。
作為企業代表,燧原科技COO張亞林上臺介紹了萬卡國產推理算力集群項目,“我們對慶陽有信心,要扎根慶陽,解決誰來建設,如何運營,用戶在哪里的智算中心三大核心問題,力爭為本土的智算中心打個樣。”
【未來之門】
去年9月,在介紹“東數西算”樞紐工程階段進展的新聞發布會上,慶陽副市長張平宗很感慨:
“回望過去兩年多的時間,慶陽以前所未有的姿態,全面擁抱人工智能,企業對接數、簽約數、落地數都比歷史總量翻了一番還多,不少人感覺慶陽展現出的創新活力,就像90年代的深圳。”
啟動算力樞紐建設以來,慶陽累計對接數字經濟企業3000多戶,在慶注冊子公司287戶,包括百川智能、商湯科技、月之暗面等國內半數AI頭部企業都來了,以及寒武紀、燧原科技、沐曦等芯片新銳,國內數字產業的上下游齊聚于此。
這些科創企業在重塑慶陽的基因,而西部的這片算力熱土也在反哺著前來建設的企業。
去年8月,燧原科技傳出了好消息,證監會官網顯示,該公司已同中金簽署輔導協議,正式啟動IPO進程,有望繼寒武紀之后,成為科創板的AI芯片第二股。
AI時代,算力即國力,全球算力競爭的發令槍已經打響,中國有“東數西算”,美國有“星際之門”。
2025一開年,軟銀、OpenAI和甲骨文等全球科技巨頭齊聚白宮,當著新任總統的面宣布啟動“星際之門”計劃,三家公司將成立合資企業,投資5000億美元,用于美國的AI大基建,被稱為“史上規模最大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計劃”。
目前,OpenAI正在為“星際之門”的數據中心選址,他們考慮在全美建立5-10個園區,位于德克薩斯州的“旗艦級”數據中心已經開建,上萬塊英偉達GB200芯片將部署于此。
美國具有AI產業的先發優勢,在基礎研究、技術積累等方面處于領先地位,兩三個大型科技公司就有能力啟動“星際之門”這樣龐大的計劃。
這也反映出中美在AI路線上的不同,美國的算力基建由大公司主導,注重的是在短時間內實現效率和利潤最大化,所以,其數據中心主要集中在技術和市場條件都很成熟的地區。比如,靠近政治中心華盛頓的北弗吉尼亞州,就是全美最大的數據中心集聚地,其容量占美國數據中心容量的20%以上。
而中國的“東數西算”工程有著更長遠的考慮,算力很重要,AI也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讓東部帶動西部共同發展,讓AI帶動其他產業一起富裕。
就在“星際之門”官宣一周后,中國的DeepSeek席卷了全球AI產業鏈,慶陽再次快速響應,在智算中心完成了DeepSeek模型的全量部署,實現了AI賦能政務服務。
▲燧弘華創慶陽智算中心
今天,走進慶陽“東數西算”產業園區,6個已建成的智算中心已投入運營,還有10多個智算中心正在緊張建設,數據中心集群機架規模已有3.1萬架,智算規模達到5.1萬P,相當于每秒處理約5000億張圖片,或者同時為約2500萬輛汽車提供道路實況分析。
園區內,機器的轟鳴聲若隱若現,那是國產算力敲開未來之門的聲響。
【參考資料】
[1]《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甘肅新篇發布會——慶陽專場實錄》
[2]《從一張白紙到波瀾畫卷:慶陽數據中心集群為何能打造出“中國算谷”?》通信世界
[3]《慶陽市人工智能產業聚能成勢》慶陽融媒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云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