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受呼和浩特市發布的育兒補貼政策利好推動,A股乳業板塊指數當日大漲10.98%。其中,行業龍頭伊利股份的漲幅超過8%,而孩子王、貝因美等多只股票則收獲了漲停。
與此同時,在港股,乳業板塊同樣展現出強勁的漲勢,飛鶴股價激增15%,澳優乳業上漲12.96%,蒙牛乳業也上漲了9%。
01
力度空前的生育補貼
除了乳企以外,被生育補貼“帶飛”的還有一眾白酒企業。
即便是日子并不好過的舍得酒業、酒鬼酒、水井坊,也在3月14日以漲停收盤。而白酒頭部企業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更是罕見地出現階段性大漲,漲幅超5%。
這一由生育補貼引發的白酒股上漲現象看似矛盾,實則不僅反映了政策釋放的強有力的消費提振信號,還暗含此次生育補貼的力度之大。
圖源:呼和浩特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
3月13日,呼和浩特市衛健委發布《關于促進人口集聚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育兒補貼項目實施細則。
其發放標準為,生育一孩一次性發放育兒補貼10000元;生育二孩發放育兒補貼50000元,按照每年10000元發放,直至孩子5周歲;生育三孩及以上發放育兒補貼100000元,按照每年10000元發放,直至孩子10周歲。
而享受補貼須滿足三個條件:2025年3月1日之后(含3月1日)合法生育的家庭;夫妻雙方戶籍地均為呼和浩特市或一方戶籍地為呼和浩特市,在呼和浩特市居住、工作、生活,要求人、房、戶一致,且新生兒首次落戶在呼和浩特市;符合《內蒙古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規定生育子女的。
與國內之前進行生育補貼試點的省市相比,呼和浩特市的生育補貼政策無論是在補貼金額還是補貼持續時間上都有明顯的調整。
比如,此前云南公布的政策顯示,對新出生并戶口登記在云南的二孩、三孩分別發放2000元、5000元的一次性生育補貼,并按年度發放800元育兒補助至三周歲。
而呼和浩特之所以在這一政策上表現出更大的力度,與伊利和蒙牛兩大乳業巨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呼和浩特位于中國的黃金奶源帶,兩大乳業巨頭在此深耕多年,共同成就了當前的輝煌。作為呼和浩特的“頭號產業”,乳業從“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全產業鏈,支撐起了這座城市的經濟。
數據顯示,2023年,呼和浩特地區乳業鏈各上市企業的全年總營收已達到2560億元,其中伊利股份與蒙牛乳業兩家獨占鰲頭,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262億元和991億元,雙雙領跑市場。
02
奶粉市場或將結束數年寒冬
圖源:pixabay.com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新生人口的持續下滑,讓奶粉市場經歷了數年的寒冬。
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新生嬰兒達1786萬,到了2023年這一數字跌至902萬。相應的全國乳粉產量也從2016年的139.0萬噸下降至2023年的87.2萬噸,降幅達到37.3%。另外,嬰配粉占乳粉總產量的比例則由2016年的56.8%,下降到2023年的50%左右。
直到2024年,受益于農歷“龍年”生育偏好及各類生育補貼政策的推進,母嬰市場迎來了久違的暖意。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24年全年出生人口954萬人,比上年多出生52萬人,結束了母嬰行業連續4年的持續下滑調整,人口的增長帶來了行業的復蘇。
尼爾森IQ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個月,母嬰相關業務線上銷售恢復的速度較快,其中嬰幼兒配方奶粉一季度線上銷售額增長了24.9%。但母嬰品類整體前三個月的銷售數據顯示,市場仍處于弱復蘇狀態,其中嬰幼兒配方奶粉整體市場數據跌幅有所收窄,降幅縮至6.1%。
從過去的成功經驗來看,呼和浩特市生育補貼政策無疑將帶動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銷量增長。更關鍵的是,未來地方育兒補貼政策有望持續出臺,而呼和浩特市力度空前的生育補貼也為其他城市打了樣。
花旗證券最新報告就指出,呼和浩特政策力度超出市場預期,預計將引發地方政府跟進潮。TiffanyFeng分析師團隊測算,生育補貼每提升1000元,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規模將擴容1.2%-1.8%,龍頭企業渠道下沉優勢有望加速兌現。
中信證券指出,政策可能對出生率的改善將快速反映到1段和2段奶粉(目標0~1歲嬰幼兒),推動嬰配粉行業需求改善,利好嬰配粉企業。同時若后續生育補貼落地、出生人口不斷改善,則0~6歲兒童群體數量也會逐步止跌回穩,利好兒童奶酪需求增長,奶酪企業也將受益。
03
生育補貼帶飛乳業?
圖源:pixabay.com
不過,即便有了生育補貼的加持,也不意味著乳企可以“高枕無憂”了。
事實上,除嬰幼兒奶粉需求下降以外,乳業還面臨著消費疲軟,原奶過剩以及飼料成本高企等諸多困境。
近年來,受人口出生率、消費者偏好變化的影響,乳制品行業的增長勢頭已經受到抑制。一些數據顯示,從2021年至2023年,乳制品銷售收入的增速逐年遞減,而整體零售市場銷售額在2024年前三季度也錄得同比下降。
為了應對市場的變化,乳企們開始努力探尋新的增長點。比如,伊利股份在2024年上半年的報告中就曾提到,嬰幼兒營養品、成人營養品、餐飲B2B業務的良好增長勢頭,顯示出企業在市場環境變化下的應變措施。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生育補貼雖然不能直接解決這些問題,但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乳業整體承壓的局面。
上游乳企方面,2024年曾因供過于求出現原奶價格倒掛現象,而奶價低迷又進一步導致牧場經營承壓。隨著生育補貼政策刺激下需求端回暖,奶價回升,上游牧場盈利壓力有望緩解。
下游乳企方面,比起直觀的嬰幼兒配方奶粉業績回暖,液奶市場的消費潛力同樣不可忽視。液體奶業務一直是國內乳業上市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但2024年液奶行業價格戰加劇,使得企業盈利能力普遍承壓。
如今,原奶價格持續低位疊加政策提振需求,液奶市場供需矛盾或將逐步緩和。譬如,消費券等政策工具可有效刺激中低線城市液奶消費,進一步打開市場空間。
呼和浩特公布生育補貼時,就同步推出了針對當地婦女、兒童、產婦等一系列福利政策,其中包括為產婦提供為期一年的“一杯奶”補貼活動,這杯“奶”就是由蒙牛、伊利共同發放3000元電子券/每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